入冬以后至次年3月份是蟹种捕捉[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己手中.比如捕捉蝴蝶、捕捉昆虫等。]和放养的季节。蟹种个体小、甲壳软,捕捉比较困难,又容易受伤,捕捉方法一定要得当,否则直接影响蟹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效果和日后成蟹养殖成活率。
抄网[抄网是一种由网囊、框架和手柄组成,以舀取方式作业的小型网渔具。]抄捕。在蟹种培育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一簇一簇地布上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等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天暖时将蟹喜食的小杂鱼和螺、蚌肉等撒在上面,引诱蟹种在水草上觅食和栖息,再用带兜的抄网从水生植物底部向上轻轻捞起并抖动,漂去水生植物,捕起网兜中的蟹种。
冲水聚捕。白天放干培育池中的水,将进水口[进水口,是输水建筑物和深式泄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处垫高并铺上塑料薄膜[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薄膜周围用泥压实。晚上由进水口向池中灌水,水沿薄膜四周流入池中,形成微流水,利用蟹种溯水习性**蟹种,在薄膜上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捉蟹。如果配以灯光,效果更好。
工具张捕。在蟹种培育池中安设地笼、甩笼等工具。这些工具有倒须,蟹种能进不能出。此法适合在水温较高,蟹活动较活跃时进行。工具宜安设在蟹种经常吃食、活动的地方,每天取蟹2-3次。
搭巢诱捕。培育池水深时,可以用棉花秆、柴草等扎成小捆放入池中,隔日提起,将幼蟹抖落在大桶或船舱中捕捉。也可以白天将池水抽去,用石棉瓦[棉水泥瓦是利用石棉纤维与水泥为原料经制板加压而成的层顶防水材料。]、草包等搭建人工蟹巢,晚上加水淹没,将蟹种诱入其中,次日再抽去水,快速掀开蟹巢捕捉。
人工挖捕。一般在池中蟹种大部分被捕获后进行人工挖捕,捕捉钻入洞中的蟹种。多用竹篾或小铁锹挖洞,操作要细心,以防损伤幼蟹。挖出的蟹种要立即冲洗,以免被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