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邮湖边,许多农户围网[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养鳙鱼[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并且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湖南省条件相近的地方,可以借鉴。
选址 水位落差不太大,水深2~4米,风浪较小,水草较少,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略流动(水体交换量较大),围网面积视水域及经济条件而定,20~100亩不等。围网区为椭圆形,与水流交角30度左右。
围网 采用聚乙烯有结网片,网衣[ ...]高6米。平时网衣高出水面1米。下端用石头将网衣固定在泥内。用直径10厘米以上的楠竹将网衣支撑。
鱼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大规格鳙鱼,一般每尾0.25~0.5公斤,每亩放养10~20公斤。如7~9月市场价格好,还可以加大放养规格和放养量,在7~9月起捕一部分。放养时间为1~3月。放养时用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不宜放鲢鱼,因其性躁,发洪水时喜顶水,擅跳跃,逃跑情况严重,且其价廉。如果水体中水生昆虫和小杂鱼多,可以搭配些体重比鳙鱼小的肉食性鱼如乌鳢、大口鲶、鳜鱼等。有螺蛳时可搭配青鱼
管理 一般在枯水时安装围网、固定支撑楠竹。平常应备小船巡查围网,防止破损和漏洞,及时更换朽竹。涨水时升高网衣。晚上防止机动船或水牛闯入围网区。洪水期应在围网区上游钉桩,防止大型家具、树木冲破围网。
如果围网区附近是农田、森林,可在围网区上空安装诱虫灯,在5~10月多昆虫的夜晚,通电照明诱虫供鱼类摄食。
效益 以高某围网110亩计,2006年初放养鳙鱼鱼种1100公斤,6600元;当年管理成本3000元,围网折旧5000元,共计成本14600元。
2007年元月共起捕鳙鱼9026公斤,杂鱼800公斤,共售得68200元。收支相抵,获纯利53600元。
据笔者了解,近年来,水煮鱼[水煮鱼又称江水煮江鱼,是一道重庆市的汉族创新名菜,属于重庆渝北风味。]头、鱼头豆腐煲等菜肴备受消费者青睐。鳙鱼,特别是1.5公斤以上的鳙鱼身价倍增。但如果在池塘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要花大量资金、人力投放配合饲料、畜禽粪便、化肥(这些饵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要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且这样养的鱼具泥腥味或"煤油味"。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许多湖泊、河段水流已具备中营养性水体的营养特征,水体中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较丰富,加上水微流动,围网养殖滤食性的鳙鱼,可以大量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不必人工投喂饵料)。这种近似野生的养殖方法,鱼味鲜美。养殖成本因只有鱼种和围网、楠竹等而格外低廉。如果围网岸边圈养鸭群,可增加浮游生物和野鱼,兼行管理,更可提高效益。
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在中营养型水域(湖泊或河流)围网养殖鳙鱼,可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变成臭水,防止水体的内源性污染,实现生态良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