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养殖过程中难免会携带细菌、**以及小瓜虫、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鞭毛虫等各种寄生虫,为了避免这些疾病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天然宿主的病原体感染或传递给非天然宿主的现象。],鱼苗[也叫“鱼花”。]到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给小苗创造一个干净良好的生活环境,只要新进鱼苗没问题,后期管理操作得当,鱼就非常好养。所以鱼苗质量及鱼苗到场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按照17369模式管理操作,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投苗鱼池的规划
如果新进的鱼苗与车间[车间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企业生产行政管理的一级组织。]原有鱼混养,交叉感染的概率很高,原有鱼身上的病害会传染给小鱼苗,小苗抗病力很低,很容易得病,一旦传染上,苗就非常不好养。当然,鱼苗刚进来,也有可能携带病害并传染给大鱼。
所以鱼苗到场之前,必须做好投苗鱼池的规划,腾出一个车间,或者腾出几个鱼池。并把计划投苗的池子集中到一起,尽量在车间后面,并在鱼苗区和原有鱼交界的过道放一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盆,每天换次消毒液。
二、车间的清理及鱼池的消毒
首先将准备进苗的车间全部清空,将外插管、中心管、气线、进**嘴、气石、刷子等清出来,洗刷干净,并在太阳下暴晒。如果是纳米管,用稀酸浸泡6小时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车间所有鱼池,先用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泡一天,然后用稀酸和双氧水[化学名称为过**氢,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物。]混合把鱼池洗刷干净。同时清理地沟,将地沟里淤积的沙子等杂物用水排冲走。
最后就是高位水池及车间水管的清理及消毒。先把高位池刷出来,车间水管内的水放干净,再将通每个池子的球阀关上,配好稀酸和双氧水,然后往高位池打水,并不断的往高位池里加配好的稀酸和双氧水,直到车间水管内水注满。浸泡两个小时后打开车间后面的排污阀[快速排污阀,指的是由闸门演变而来的,利用齿轮旋转90度带动阀杆提升实现开启和关闭的目的。]将污水放出,如果车间后面没排污阀,就用鱼棚后面池子进水管排掉。再按上面操作用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将水管和高位池进行全面消毒。
三、车间的消毒
车间清洗完毕后,要进行消毒处理,分别漂**消毒两天、欣碘消毒两天、福尔马林兑纤毛虫药消毒两天。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的用量如下:漂**:500ppm;欣碘:20ppm;纤毛虫药:100ppm;如果没有漂**,可用二**氯替代,50ppm。
首先选用一个鱼池,按照上述配比,配好消毒剂。然后用喷水*全车间喷洒,包括池底、池壁、池沿、过道、顶棚、外插管的地方,做到不放过车间任何一个死角。
消毒顶棚时,要穿上雨衣雨裤,用甲醛兑纤毛虫药时要带防毒**。第四天和第五天消毒工作做完后,晚上将所有池子放水至刚没过池底,每个池子加150ml的戊二醛,泡至第二天早晨,放掉,然后注入新水。
四、进苗
消毒结束后,中心管、外插管、扁嘴安上,气石气线接好。将池壁、池底都冲一遍后,开始按正常养鱼加水循环。并检查灯、气石、管路是否正常,不正常的调整到位。然后把水放掉。苗到前再放一次水,鱼池水满后等待鱼苗进场。
五、饲料和渔药的准备
鱼苗到厂前必须确定数量和大小、育苗场的水温、盐度,投喂量及饵料品牌及规格等,并做好以下各项准备:
1、饵料:根据鱼的大小,并参考育苗场的水温和投喂量,准备饲料,在苗期尽量使用高品质的七好饲料,不要图便宜使用不好的苗料。
2、渔药:根据池子数及药浴留水量(一般4m3水)准备,一般连药2-5天,每次药浴2小时。锅炉苗(1-6月份)药浴2-3天,常温苗(6-12月份)药浴3-5天。
3、营养性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准备好抗应激、复合维生素等一些营养性添加剂。
4、工具:长把抄子,1池子1把,短把抄子数把。料盆(红色,4池子1个)、死鱼盆(蓝色,8个池子1个)。
来源:七好饲料(微信号:qihaosiliao)
作者: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