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野生化甲鱼养殖技术


  半野生化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是模仿甲鱼自然生长习性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养殖周期(3~4年)较长,因而生产的甲鱼具有野生特性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俏销。一般平均亩产250~300公斤,亩均年收益在6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现已试验摸索出一套较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现简介如下:

  一、生态养殖池建设
  养殖基地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无污染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以不超过15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幼鳖池、稚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投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tóu fàng,是指用甩、撒的办法放置。]适量[适量,指数量适宜;适当的数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另外,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

  二、优质种苗繁育与投放

  1、亲本选择与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选购自然水域生长的野生中华鳖作为亲本,要求体重在2~4kg,6--7龄,已达性成熟,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雄比例为4:1。选购的亲鳖要专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水面0.3~0.5只,在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上,要以动物性饵料(活螺蚬、小杂鱼[《杂鱼》网络小说,作者:叁拾伍,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现已完结。]、动物内脏等)为主,辅以适量植物性饵料(饼类、南瓜等)和配合饵料,日投喂量为在池鳖体重在5%~8%。
  
  2、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与培育
  在选育好亲鳖的同时,应及时观察并收集鳖卵用恒温箱或恒温砂盘(砂盘中用砂以25目网筛过筛)在室内进行人工孵化,要求温度控制在33℃~34℃,保持湿度为81%~82%,温床中砂子的含水量要控制在7%~8%,经36—38天孵化出稚鳖、幼鳖。稚鳖要分级分池饲养,以水蚤、丝蚯蚓、绞碎的小杂鱼等鲜活饵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在越冬期间,要搞好防冻设施,以提高越冬成活率。

  3、种苗投放
  利用土池常温养鳖,在每年春季4~6月份开始放种。适宜投放体重在15克以上的稚鳖,要求规模整齐、年龄相同、体质健壮,对于外地选购的鳖种要进行暂养强化培育1个月后投放,自繁培育的苗种可直接投放,投放前应用高锰酸钾等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放苗密度一般亩放600只/亩。此外,养殖池中应搭配放养适量的白鲢、鳊鱼、黄颡鱼、青虾等品种,提高水体利用率。

  三、成鳖常温饲养
  采用自然水温露天养殖中华鳖,要求尽量创造甲鱼生长的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管理,主要有:

  1、饲料投喂
  饲料以鲜活饵料为主,搭配部分植物性饵料为自配饵料,主要种类有:鲜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饼类、麸类、南瓜等及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鳖体重3%~6%。每天投喂1—2次,具体视水温及天气情况而定,在投饵时可搭配少量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一般不使用甲鱼颗粒饲料,禁用添加剂和含激素类或有残留的药物。

  2、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
  半野生化甲鱼养殖过程中,控制甲鱼疾病及提高甲鱼品质关键在于水环境控制,重点是搞好水质调控,尽量营造甲鱼的自然生长环境,建立水体的生态平衡,主要应做好:
  ①搞好池塘生态设置。一是投放活螺蚬、河蚌等贝类,在春季3~4月份亩放200kg;二是移植水草,要移植苦草、伊乐藻、水葫芦等,覆盖面达1/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塘内自净。
  ②定期[出处:晋·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加水和换水,每10~15天应适量换水和加水,换水量一般不宜超过三分之一,保持水质清新稳定。
  ③定期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稳定。
  ④控制投饵,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破坏。首先投喂饵料要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其次,坚持检查,避免过多投喂造成残饵破坏水质。
  ⑤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品。如光合细菌等,可定期泼洒和每天添加到饵料中,起到净化水质、防病促长、提高饵料转换率等作用。在防治病害方面,必须坚持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预防为辅,根据需要可定期投喂药饵和使用杀菌、杀虫药物泼洒预防,药物使用必须符合NY5071—2001的规定。

  3、分池管理
  每年根据鳖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挑选,将规模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饲养,防止残杀和造成病害,有利于甲鱼的养殖管理,促进生长。四、起捕上市经3~4年的常温露天养殖,养殖的甲鱼一般达到500克左右,这时就要根据市场要,及时起捕上市,可用笼捕或干塘捕捉。在上市时要做到由公司或协会统一组织对外实施品牌销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