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德华氏病
(1)病因:一种短杆菌[杆菌一般呈正圆柱形,也有近卵圆形的,菌体大多平直,亦有稍弯曲的,菌体两端多钝圆,少数是平截状或尖突状。]感染,水温变化不定时易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2)症状:体表溃疡[溃疡,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复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等也不一致。];鳍部发红,肠道发炎,胸鳍基部及体侧表皮呈红色病变;肝、肾部脓疡,腹部肌肉坏死[坏死(necrosis)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3)防治:用0.1~0.2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富氯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鱼健康2号3~5天。
(4)发病期:全年。
(5)危害性:常见病,危害性大。
2、烂鳃病和烂尾[烂尾是指由烂尾楼引申而来,指事物或事件中途夭折或草草收尾。]病
(1)病因:柱状屈桡杆菌,点状气单胞菌。
(2)症状:病鱼缓游水面;鳃部微肿,手压有血污液体流出,鳃叶有溃疡缺损;尾部各鳍基部的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是由大量的细胞组成,细胞形状较规则,细胞间质很少,简称上皮。]及肌肉坏死、烂尾、烂鳍。
(3)防治:用0.4~0.6毫克/升鳗净泼洒消毒;内服鱼健康1号,1.5%添加量,拌料投喂。(4)发病期:常见于6月以后的高温季节。
(5)危害性:常见病,易与其他细菌病和水霉菌并发而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