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豆粕型饲料养殖团头鲂鱼种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在江苏氵鬲湖团头鲂水产良种场[良种场,地属木——巴公路两侧,距新疆木垒县城1.5公里,总户数128户,人口476人,其中劳动力267人,*总支下设两个支部,32名*员;其中农工*员22名,女*员5名。]的三口池塘中进行,池塘面积分别为5.0亩。试验池的平均[平均,一致,统一。]水深为1.5米,每口试验池都备有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和换水设备。试验鱼是氵鬲湖团头鲂良种场自行培育的团头鲂鱼苗,其平均规格为0.1克。团头鲂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9000尾/亩,搭配鲢鱼1000尾/亩。放养时试验鱼规格整齐,年龄相同。团头鲂的计划出塘规格为50克。
  
  团头鲂从放养到体重达3克时,投喂粗蛋白41%、粗脂肪[crude fat;ether extract;缩写EE粗脂肪是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11%的鱼苗破碎料(见表1)。当团头鲂体重达3克以上时,改喂粗蛋白36%、粗脂肪7%的膨化浮性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料(见表2)。两种试验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均由美国大豆协会提供配方,嘉吉饲料(镇江)有限公司生产。投饲率和投饲频率是按美国大豆协会制定的饱食投饲法执行,每天投喂两次。该试验有三个重复,三口池塘的日投饲量完全相同。
  
  试验的管理是按照美国大豆协会80∶20池塘养鱼技术指南执行的。每月在同一天对试验鱼进行打样称重。在试验结束时,所有的试验池抽干塘,分别计算出每口试验池中团头鲂和鲢鱼的平均体重、毛产量、净产量、饲料系数和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在试验过程中逐笔记录生产成本,以便在试验结束后计算出净收入[净收入(英文名: Net Income (NI)) 一名人士或一家公司的盈利总额,即总收入扣除业务成本、税款及其他开支以后的个人或公司行号的所得或收入余额。]和投资回报率[总的回报率可分为股利收入部分和价格变动部分:总回报率:r = (收入/最初投资 + 价格变动/最初投资)*100% = (收入+价格变动)/最初投资*100%。]
  
  结果

  团头鲂的投喂试验从2002年6月10日开始到11月5日结束,共137天。团头鲂的平均体重从0.1克增至50.8克(见附图)。团头鲂和鲢鱼的平均毛产量分别为305.8公斤/亩(4587公斤/公顷)和61.8公斤/亩(927公斤/公顷)。它们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66.9%和42.8%。团头鲂的平均饲料系数为0.93。
  
  当团头鲂鱼种和鲢鱼的价格分别为8.0元/公斤和2.4元/公斤时,三口试验池的平均净收入为652元/亩,投资回报率为33.6%。
  
  小结与结论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的鱼苗和鱼种饲料养殖的团头鲂鱼种,其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使用豆粕型的膨化浮性饲料可以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降低发病率和劳动成本,从而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中团头鲂和鲢鱼鱼种的成活率都不太高,分别为67%和43%。据合作者[《合作者》是一部青春校园类的小说,作者是寒江孤魂,小说仍在连载中,连载网站是潇湘书院。]报道,造成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放养数量不足。鱼种的放养密度是基于重量,而不是尾数,初始的平均体重就低估了。
  
  合作者对本试验的结果感到满意,建议在附近的湖泊网围中应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