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判断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好坏?
可以先从水色总体上判断水质的好坏:
较好水色: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和草绿色。
较差水色:蓝绿色、灰**和灰白色。
恶劣水色:黑褐色、红色和臭清水。
除了从感光上观察水色来看水质的好坏以外,还可以通过水质测验来判断水质的好坏,常规测量的有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和pH等,正常水质指标如下表。
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每周测量1次,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水质的变化,对于变坏的水质进行调节[人体有着完善的调节机构,能够感知环境因素的变化,并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相应地改变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并使其相互配合以适应环境因素的的变化。]。
2、水质管理要注意哪些?
水质管理是池塘养殖获得高产、实施健康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主要调节措施如下:
(1)水质保持肥、活、爽、嫩。通过施肥、排注水控制、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等措施调节水质,使池子透明度在25~30厘米。
(2)pH值保持在7.5~8.5。水质调节可使用生石灰、有机肥和氯制剂等。使用生石灰控制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的酸碱度,这对于池塘偏酸性的情况下非常有效。每月每亩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石灰水溶液1次,每次一般每亩(1米水深)7.5~15千克。
(3)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24小时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16小时不低于5毫克/升。主要技术措施有:通过培肥水质,控制池水适宜肥度,利用生物增氧;经常注入新水,补充池水溶氧;防止水质过肥、清除淤泥等,以便减少耗氧因子对溶解氧的消耗。
(4)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配备:按每亩0.3千瓦标准,配备叶轮式增氧机。一般情况下,每天开机2次,即12:00~14:00和2:00~4:00。
3、池塘水中氨氮的来源及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有哪些?
(1)氨氮来源:氨氮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其中,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投饲量。
氨氮中毒症状
(2)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氨氮毒性强弱不仅与总氨量有关,且与它存在的形式也有一定关系,离子氨氮(NH4+)不易进入鱼体,毒性也较小,而非离子态的NH3-H毒性强,当它通过鳃、皮膜进入鱼体时,不但增加鱼体排除氨氮的负担,且当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时,鱼血液中的pH相应升高,从而影响鱼体内多种酶的活性。经研究表明,当NH3-N浓度越高,越可降低APK(血清碱性磷酸酶)和LSZ(血清溶菌酶)的活力,其活力异常变化,反映了机体代谢功能失常或组织机能损伤,因而导致鱼体不正常反应,表现为行动迟缓、呼吸减弱、丧失平衡能力、侧卧、食欲减退,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的皮膜通透性,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性败血症相似的症状,并影响生长。另外,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温度和pH越高,毒性也越强。这也是鱼类为什么在夏季、当池水中pH超过9时,易发生氨中毒的原因所在。
4、怎样控制池水中氨氮浓度?
(1)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间开增氧机1~2小时,以便池水上下交流,将上层溶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并可散逸氨氮与有毒气体到大气中。
(2)抽出底层水20~30厘米,并注入新水。
(3)使用增氧剂,泼洒双氧水、过**钙等。
(4)使用**剂,用次氯酸钠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0.3~0.5毫克/升;或用5%二**氯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5~10毫克/升。
(5)泼洒沸石或活性炭[活性炭(Active charcoal),亦称活性碳(Active carbon)、活化炭(Activated charcoal; 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Activated carb-huoxingtan],一般每亩分别用沸石15~20千克和活性炭2~3千克,可吸附部分氨氮。
(6)泼洒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制剂,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克/米3,每隔15~20天左右泼洒1次,效果较好。
(7)大水面(50亩以上鱼池)可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约占全池面积的1/100,以吸附分解氨氮等有毒物质。
5、怎样调节养殖水体的pH、氨氮和**酸盐?
(1)调节pH:适合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pH范围7.0~9.0,罗非鱼生长最适pH在7.5~8.5。调节方法为:
①低调高:氨氮低时,调节pH可用生石灰;氨氮高时,使用活菌调节。
②高调低:水体藻类生长比较旺盛,引起pH过高,此时杀掉部分藻类,能起到pH值下降的作用。不过杀藻后要及时使用活菌,来分解死亡的藻类。
(2)调节氨氮:适宜氨氮值,与水温、pH相关。温度越高,要求氨氮越低;pH越高,要求氨氮越低。
氨氮降解法:主要还是用活菌来调节,目前常用的活菌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酸菌和硝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酸菌等。
(3)调节**酸盐
形成原因:溶氧低,硝化受阻。
降解方法:用硝化细菌或者是反硝化细菌来降解;提高水中溶氧,加快硝化。
6、池塘为什么要定期使用活菌调节水质?
定期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对罗非鱼养殖水体进行处理(15~20天使用1次),它能有效降解有机淤泥,抑制有害微生物和有害藻类的繁殖,平衡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养殖生物健康生长,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办法。利用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进行调控,是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
本文摘自《罗非鱼高效养殖百问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