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云祥

  摘 要:如今,大鲵[大鲵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的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如火如荼,养殖规模和数量急剧增长。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殖技术千差万别,人工繁殖技术参差不齐,加工企业少,无批发交易市场,销售渠道不健全,无龙头企业等;解决方法为建立大鲵的苗种基地,保种供应;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相关科学研究;建立"**+公司+技术+基地+农户"的模式;开辟精深加工新途径;扩大大鲵用途领域;完善保障体系,确保大鲵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大鲵;娃娃鱼;产业化[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开发[开发,是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有尾目[有尾目(学名Caudata)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一共有8科60属300多种,幼体与成体形态上差别不大,主要包括蝾螈、小鲵和大鲵...]、隐鳃鲵科,大鲵属,学名为Andriasdavidianus。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大鲵,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遍及国内的华南、华中、西南十七个省区,主要产地有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等省。近年来,随着大鲵(娃娃鱼)人工驯养、人工繁殖的规模和数量的日益扩大,以大鲵为材料的其他行业正在酿孕兴起之中,大鲵产业化的开发正呈现勃勃生机。大鲵的产业化是指利用大鲵资源作为基础,通过人工驯养、人工繁殖、人工培育苗种及子后代等现代生物高科技手段,对商品大鲵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笔者正担负着大鲵产业化开发的研究重任,经过调查访问和实践,大鲵产业化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现将大鲵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加快产业化实现的措施叙述如下。

  1.大鲵的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1.1大鲵在科研、饮食、医药及美容护肤等方面有极高的价值
大鲵有3亿多年的历史,是从水生到陆生过度进化的典型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有“活化石”美称,在研究生物进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大鲵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据分析其肉含有22种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碳**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团。],含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用大鲵做成的佳肴有贵州的“八宝娃娃鱼”、湖南的“天下第一鲜”等。作为药用,在《本草纲目》等药典中有记载,介绍了大鲵能“治痴疾”、“治斑疾”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鲵体内含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重金属[重金属: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离子,预防重金属中毒;表皮分泌的黏液含活性胶原蛋白,能美容和预防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其血可生产特殊用途的白蛋白产品,大鲵的食物链是可生产出香烟工业、医药工业、化妆品[根据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工业、饮食品工业、生化工业大量需要的工业原料,是具很长产业链的朝阳产业。同时,大鲵生存栖息地[栖息地,是网络安全联盟(****skyln****),致力于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均是清山绿水,生态环境优美,其栖息地是衡量环境好坏的一个标志物,如江西建有“大鲵旅游生态园”。大鲵皮肤光滑湿润,具有成对的疣瘤,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手,后肢五趾如足,体形硕大肥嫩,嘴巴特大,叫声“唔哇、唔哇”似婴儿啼哭,故名娃娃鱼。我国张家界市人民对大鲵更是喜爱有加,2005年张家界国际森保节,市**决定把大鲵作为吉祥物。大鲵作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民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添新奇色彩。人们有效的利用大鲵主产商品,可发展成超大型产业,可创造巨额利润。目前国内外有关院校和研究单位正在深入研究,其结果不断宣示,大鲵无论在人体保健和医药开发都展示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2保护大鲵自然野生资源和增殖大鲵资源
由于大鲵的价值高,一些不法分子对大鲵滥捕,以及人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其资源的损失。大鲵产业化开发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防止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产业化开发中的人工繁殖苗种,按照一定比例人工放流到原生态区,逐步恢复生态平衡,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保护野生动物的方针。2002年,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组织省大鲵研究会成员单位,在中国率先开展了人工繁殖大鲵回归自然的放流活动,成为人类保护大鲵资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3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产业
传统的农业养殖业因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高投入低产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大鲵产业化开发可以组织农村农民从事大鲵商品鱼养殖,产品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如每户养殖大鲵100尾,一年后的纯利可达1万元以上。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1.4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加工、贸易等的发展
实施大鲵产业化,农户在家里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养殖,要求的劳动强度不大,投入也不多,可以吸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随着产业化的深入,将为肉食加工业、制酒业、化妆品业等提供大量的原料,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同时,大鲵作为一种出口品种,将为打开国际市场而赢得更大的商机,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促进贸易的发展。

  1.5大鲵市场前景广阔
按国家物价部门有关政策对商品大鲵定价,其单价为1102/kg。由于国家禁止私自捕杀大鲵,目前国内尚无大鲵产品公开面对消费者。若按上述国家定价作为出售价格销售给国内的宾馆、饭店,估计最终面对消费者的价格至少在2000-2500元/kg。按最保守的估计,全国每省级城市选一家星级宾馆,沿海发达城市按年消费20吨、中部省会城市按年消费5吨、其他省会城市按年消费0.5吨商品大鲵计算,全国每年至少消费380吨,产值4.18176亿元,如果扩大内销和出口,其需求量和交易额巨大。

大鲵(娃娃鱼)产业化的开发

第一页 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