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生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一是水质恶化
如长期不换新水[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池中的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传染性疾病发生。在换新水时还要注意新水的水质。
二是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的密度过大或甲鱼苗[也叫“鱼花”。]的规格不一致
每亩水面适宜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500~800只,密度过大会使甲鱼为争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而互相争斗。若放养的甲鱼苗规格不一致,则会造成弱肉强食。
三是投饵[ ...]无计划
若投饵不能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和定点,会降低甲鱼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四是发生暑害
夏季池内水温过高,甲鱼食欲减退,体质弱,也易感染疾病。
五是将伤残甲鱼放入池内喂养。对因捕捉和运输方法不当而致残的甲鱼,入池前如不加挑选,易使其感染疾病死亡。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5项:
一、在放养前,每亩水面用75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
二、池水常用1PPm的漂**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或0.5PPm的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溶液消毒。
三、放养前必须对甲鱼苗进行药浴[药浴对人体具有独到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受医学界重视。]处理。药浴可用100~200PPm的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12或维生素C溶液,浸浴[浸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ìn yù,一般指浸泡或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之中。]30分钟,然后将甲鱼放入每公斤含10万~15万国际单位青霉素的药液中浸浴2~7小时。对在捕捞或运输中受轻微伤的甲鱼,放养前可用3PPm的亚甲基蓝溶液浸浴20~30分钟。
四、饵料要新鲜。夏季喂给高蛋白低脂肪的饵料,以提高甲鱼的成活率。
五、池水不好时需及时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