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池塘养鳖,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但是,在早春初夏季节,鳖容易发生红脖子[脖子是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后引申为像脖子的部分。]病,俗称颈肿病,又称俄克托病和阿多福病。
其症状是:咽喉部及颈肿胀,红肿,脖子伸长而不能缩入壳内,腹部出现红色斑点,肌肉水肿,行动迟缓,时而浮于水面,时而匍匐于陆地,人走近也不逃避。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鼻出血(Epistaxis)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而失明,不久即死亡。
红脖子病对各阶段鳖均可感染,传染极快,死亡率一般为20-30%。流行地区甚广,是养鳖生产中最可怕、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早春至初夏季节容易流行。这可能是因为刚过冬天的鳖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指的是位于皮肤或腔道表层的细胞。]抵抗力下降所致,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侵入机体的途径可能是经过消化道。
防治方法:时常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勿使病鳖混入,及时清除残饵,能减少该病的暴发流行;如发现病鳖,应立即捞出,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的鳖应埋掉。池塘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消毒(每亩水面15-20公斤);用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金霉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金色**晶体粉末,由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us)发酵产生,发酵液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经溶解、成盐得**盐结晶。]、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等抗生素或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是叶酸合成***,由于价廉和对泌尿道、沙眼等病原体感染的疗效而一直被使用。]药物拌入饵料中投喂,按每公斤体重,第1天用药0.2克,第2天-第6天减半计算,6天为1个疗程。病情较严重时,可选用金霉素或氯霉素进行腹腔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每公斤鳖一次注射15万-20万国际单位,每天1次,连续注射2天-3天。用病鳖的病变组织(肝、脾、肾)做成**,混入饵料中投喂,或进行腹腔注射,剂量为每公斤鳖使用1毫升-2毫升,可使鳖体产生免疫因子,预防此病的发生。(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