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加州鲈鱼苗“熟身”、打转死亡的防控


近几年,在3到5月加州鲈鱼苗[也叫“鱼花”。]培育期间,常见一种以“熟身[熟身指天花已出豆。]”、打转[打转,藏族**习俗。]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数病例两种症状短期内先后出现,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率高,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量大,给加州鲈养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8年全国因该病的流行,加州鲈鱼苗死亡量大,多数池塘不得不重新放苗,从而出现加州鲈鱼苗“一苗难求”的现象。通过2018年对该疾病的调查研究,现将该病的症状、流行以及防控建议做如下介绍,希望今年能减少该病对加州鲈鱼苗的危害。

一、发病症状

在刚刚发病的第1-2天,鱼苗黑身上浮,在水面停滞或慢游,随后出现少量“熟身”鱼(图1),即体表的背鳍后部或整个体表褪色、发白,像煮熟的鱼肉,俗称“熟身”。部分病鱼可见头部发红,伴随着鳍基部出血,拖便等症状;少数镜检鳃部有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接着第2-3天“熟身”鱼越来越多,且伴随死亡量递增,一般在第3-4天达到死亡高峰,之后鱼苗呈螺旋式打转(图2),解剖肝脏发白,脾脏充血、肿大,围心腔淤血。最后死亡量慢慢减少,趋于稳定。

图1加州鲈鱼苗“熟身”

图2加州鲈鱼苗打转

二、发病原因

2018年经过对广东佛山、浙江萧山、湖北宜昌、江苏吴江、江苏盐城等地区,有加州鲈鱼苗“熟身”、打转症状的池塘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熟身”病鱼的体表“熟身”部位粘液和鳞片镜检观察,均可检测到大量呈枯草堆状的柱状黄杆菌菌落和游离、滑动的细长菌丝(图3)。根据现场镜检观察结果和参考以往斑点叉尾鮰等无鳞鱼柱状黄杆菌病的症状特征,初步诊断加州鲈鱼苗“熟身”症状是由柱状黄杆菌感染引起。

图3体表柱状黄杆菌菌落和菌丝

实验室PCR方法检测打转病鱼的脑眼组织弹状**[** 粒形 态 似 棒状 或 **状 的** 。]阳性率100%,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见发病鱼脑组织[人脑是指包容在颅腔内的三大块神经纤维组织:大脑、脑干和小脑。]和眼组织空泡化(图4),严重的出现较大坏死区;因此初步诊断弹状**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鱼苗螺旋状打转。

图4发病鱼脑组织空泡化

三、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3-5月加州鲈鱼苗开花驯化期间,鱼苗全长3-4cm为发病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6cm以后发病率很低。规格越小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越高,严重者死亡率90%以上;水温20~30℃都可发病。春季天气变化大,水体不稳定,珠三角地区“回南天”、“白撞雨”天气较多,低压闷热,气温突变之后发病率极高;另外鱼苗驯化喂料过多后,第二天发病的情况也极为常见;死亡高峰期使用**性[cìjīxìng (1) [sting]∶讽刺、尖酸刻薄的话引起剧烈痛苦或精神**的性质 使他的责难不带**性的微笑 (2) [kick]∶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的能力 没有**性的酒 ...]大的药物会明显增加死亡。

四、防控建议

1、抗应激防诱发因素天气突变后发病率非常高,建议关注天气预报,异常天气提前增氧、稳水、抗应激,做好应对措施。在拉网、筛苗和运输过程中避免密度过大、时间过长、缺氧等应**况的发生。鱼苗驯化喂料时,注意观察鱼苗状态,加料要适量,吃料太饱容易诱发疾病。

2、防传染目前仍不能确定近几年加州鲈鱼苗弹状**大面积发病的传染源。培苗期间一旦一个池塘发病,周边的池塘很容易被传染发病,所以平时要注意相互过水引起的传染,抄网等日常管理操作工具要**分开使用,避免疾病交叉传染。

3、发病后降低死亡在发病前期,鱼苗开始上浮、“熟身”时一定要减少或停止喂料,外泼“速解安”+“激活”抗应激,忌用**性强的药物,否则会加重死亡。在发病高峰后,鱼苗开始打转时,要及时恢复投喂,避免由于停料太久,鱼苗体质弱,感染大量寄生虫或者发生细菌病,加重死亡。死亡高峰过后可外泼**性小的“永乐碘”消毒,内服“菌炎好迪”、“菌毒好迪”、“营养快线”等增强体质,加快恢复。

4、发病后及时分塘保成活发病结束后要尽快过筛分塘,因为发病后鱼苗大小规格差距明显,容易出现相互残食,导致成活率降低。


作者:王林锁、林福森、谭俊波、唐绍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