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
[长吻体*露无鳞,头顶为皮肤所盖,仅枕骨部*露。]鮠又名江团、肥坨、鮠鱼、鮰鱼是鲶形目鮠科鮠属中个体最大的经济鱼类。一般个体重1.3~3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3公斤。长吻鮠是我国江河中的重要经济鱼类,因其肉嫩味美,又无细刺和体鳞,被视作淡水鱼中的珍品,尤其是那肥厚硕大的鳔,干制成“鱼肚”,是享誉中外
[享誉中外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的名菜。
一、生活习性
长吻鮠苗种喜*,好集群,常栖息于人工设置的卵石*缝中。平时生活于池底,夜间在水体中上层活动。该鱼利用发达的触须寻找和猎取食物,争食性强。初步测定其耗氧为0.23mg/kg·h,与家鱼苗种差别不大,氧阈(窒息点)为1.52mg/l,近似白鲢
[白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又叫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的一种鱼类,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而高于其它常养鱼类。长吻鮠生存温度为0℃~38℃,24℃~28℃为适温,生长
[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较快,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转慢。
二、生长特性
长吻鮠苗种在全长10厘米以下时,体长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 以末期现行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名义经济增长率。]比体重的增长率大。10厘米以上
[以上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ǐ shàng,指上述,上面。]时,体重的增长率大于体长增长率。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人工培育的苗种生长较快,有的当年鱼种可达130克以上,与江河野生苗种相比快50%以上。
三、成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选择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清新,排灌方便,水深2米,面积5-10亩的池塘放养,池塘淤泥小于20公分。
2、放养方式,长吻鮠适宜主养,每亩池塘可放鱼种1000~2500尾(规格50克/尾以上),并搭配喂养一些白鲢200尾左右、鳙鱼50-80尾,摄食水中浮游生物,以控制水质。另外可以适当套养加州鲈鱼,每亩300尾左右(规格200克/尾以上)。
3、饲料投喂,每天投喂2次,可以全程投喂长吻鮠专用膨化饲料,投喂比例为3%左右,也可以适当投喂冰鲜鱼。
4、水质管理,长吻鮠要求水质溶氧较高,需要经常加换水,并设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还要根据水质情况科学投喂。当水温转高、水质清爽、鱼食欲旺盛时多投饲,反之则减少投饲量,避免因残饵过多而败坏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