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正洪赵娜邓陈相
今年来,河蟹水瘪子病发展得比较严重,一段时间内部分产地的河蟹存在较大范围的水瘪子病症状,有的剥开蟹壳很少有完整而饱满的蟹黄。河蟹水瘪子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已迫在眉睫。
很多养殖户搞不清水瘪子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造成该病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实际上,河蟹的水瘪子病是肝脏胰脏受损,书上称为河蟹肝胰腺萎缩。河蟹的肝脏胰脏为什么受损呢?通过对养殖户进行调查了解后发现,河蟹肝胰腺受损的主要原因是药害:
1、苗期时,有的养殖户拿了受到**的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因为低温期买苗时有的蟹苗活动力差,有可能使用了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甚至敌**[溴氰菊酯(分子式C22H19Br2NO3,式量505.24)是白色斜方针状晶体,熔点101~102℃,沸点300℃。]等药物,所以抓苗时一定要注意辨别。
2、清塘时,有的养殖户用敌**、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或在河蟹养殖早期用敌**、敌百虫等。
防治的方法:
1、正确育苗。蟹苗在越冬期间,苗塘里的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越多,蟹苗体质相对越差,因为冬天水花生多的池塘,蟹苗一般多在水体上层,而水体上层PH值高、温度低,不利于蟹苗生存。而质量差的蟹苗养到夏天,会导致水瘪子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就上升,养殖早期河蟹磨爪的发病率也更高。
所以建议育苗塘在越冬前(11月中下-12月初)尽快把水花生清掉,让蟹苗到底。
育苗期不应该对蟹苗扣料,这样会造成蟹苗普遍营养**,影响肝胰脏发育,从而导致高温时河蟹水瘪子病发病率上升。
2、防水体PH值过高。池塘水的PH过高会影响螃蟹吃料、内分泌失调,出现鳃水肿、烂鳃等,进而增加了水瘪子的发病几率。随时测量水的PH值,将水的PH值控制在5-7。
3、防缺氧。要注意控制水位,水位高、水深容易缺氧,所以*雨天水位高时要把水往下降,晴天时要把水位加上来。应定期使用增氧型底改。
4、减少药害。在对塘口进行清塘、消毒、杀虫、鱼过后,一定要用底改进行解毒,解毒过后,过几天再放蟹苗。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要注重管理勤巡塘口,及早发现河蟹水瘪子病,多注意多观察河蟹的吃食情况,如果河蟹吃食差很有可能是水瘪子病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