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蚂蟥病。
一、病原
由水蛭[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可刺入人畜皮肤吸血,并有释放**剂,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觉。]寄生[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引起,这些蛭包括鳖穆蛭、扬子鳃蛭和拟扁蛭等。
二、流行情况
水蛭病也是常见的鳖病。蛭类是以吸取动物的血为生的,鳖的行动迟缓,易被蛭类吸附。大量存在的水蛭是致病的直接原因。
所以发病池多是室外的利用江河、水库、湖泊的水作水源的鱼鳖混养池、亲鳖池和高产精养池,特别是大量投喂螺蛳的池中尤为严重[严重又名严立三(1892-1944),湖北麻城人。]。该病在整个鳖的生长期都能见到,对大小鳖都有危害。少量寄生时一般不会影响鳖的生长,但会引起其它病原的传播。大量寄生会使鳖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此外,水蛭还是鳖血簇虫的中间寄主及传播媒介,可以导致血簇虫分布范围的扩大。
三、病症
病鳖体表可见虫体[《虫体》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异术异能类小说,作者是妖楠。],呈淡黄、橘黄或深黑色[《深黑色》是音乐人杨诚俊的第二部音乐专辑,创建于2008年。],黏滑。严重的有寄生到鳖的头部、眼睛和吻端。虫体手触微动,遇热则蜷曲但并不脱落,强行剥落虫体,可见寄生部位严重出血。患病严重的鳖烦躁不安,有的趴在晒背台上不愿下水。当寄生在眼、吻端时,鳖头往后仰,并四处乱游,病程长的食欲减退,体表消瘦,腹部苍白,呈严重的贫血状。水蛭病直接导致鳖死亡的很少,但会引起其它疾病并发而死亡。
四、防治措施
1.预防方法:①采用清新水源,不用被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养殖,养殖水入池时用细筛绢网过滤;②要有充足、良好的晒背场,经常晒背可有效防止鳖病发生;③定期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液,一可调节水质呈碱性,使水蛭不适应碱性环境而死亡,二可消毒池水,防止并发症并发。
2.治疗方法:①发病池,用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呈0.7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或用高锰酸钾全池泼洒呈10克/立方米,或用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溶液全池泼洒呈0.7克/立方米;②用鲜猪血浸毛巾在进水口诱捕,一般3~4个晚上就可捕掉大部分水蛭。带虫体的毛巾可用生石灰处理后掩埋;③对发病鳖,用10%的**或2.5%的盐水,在水温10~32℃时,浸洗病鳖20~30分钟,蛭类会脱落死亡;④清凉油[清凉油,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涂抹寄生处,蛭受**立即脱落;⑤发病严重的鳖,用2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浸浴1小时,连续2天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