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河蟹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夏季水温偏高,水生动物[水生动物(aquatic animal)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体质下降;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分解**加快,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平时;病菌大量繁殖,鱼病蟹病集中高发;天气多变,环境因素复杂,是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非常时期,也是养殖管理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全年养殖的成败。河蟹养殖近期的具体管理建议如下:

  1、根据池塘条件,调整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生长正常,且有较多河蟹喜食的地方性[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地域分异。]水草,覆盖率接近60%的,可以按照6月份的饲料品种正常投喂;水草上浮,品种单一,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较肥塘口,投饲量控制在正常量的70%,饲料种类多投植物性饲料,少投动物性饲料,品种主要以28~30%蛋白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及黄豆、豆粕、小麦、玉米、蚕豆等,冰冻海鱼不超过饲料量的1/3,或3~5天使用一次;扩大投饲范围,尽可能做到全池泼洒,确保河蟹都能摄食到足量的饲料。养殖面积大的养殖户,可在投饲船上配置移动的投饲机,提高投饲均匀、减少劳动强度;增加饲料吃食检查点,准确确定当天投饲量。遇有连续*雨、暴雨、闷热天气,可隔天投喂;8月上中旬恢复到高蛋白质含量颗粒饲料或冰冻海鱼;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和有益菌,提高水生动物的体质。

  2、密切注意水质变化,随时调节水质状态:高温阶段水位维持0.8~1.2米,深水处1.5米左右;外河水源较好的,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控在10%左右,每隔1~2天加注适量新水。有条件的先把外河水注入蓄水塘,消毒后用少量团头鲂或青虾试养安全后,再注入养殖塘口;连续下雨后,亩施5公斤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调节水体PH值,或半月使用1次生石灰;水体较肥塘口,需采用水质综合调节措施:平时用好光合细菌和EM菌,7~8月在有风晴天每月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硝化细菌,要重视具有吸附聚凝沉淀作用的水质改良剂使用,降低水体中有机质;在下风处出现少量蓝藻时,要及早局部使用氯制剂或硫酸铜进行杀灭。在水质优劣无把握时,可送有关单位检测(渔药厂、饲料厂和检测机构)。

  3、严格控制水草总量和疏密程度,发挥水草最佳作用:切实解决水草过多净化作用大但易腐烂恶化水质和水草过多白天增氧多夜间耗氧多两对矛盾。塘口水草覆盖超60%,及时用拖刀间隔疏除部分水草,捞出池塘,开通“井”通道,使水草疏密合理,生长有力。超过水面的水草,割除上部没入水面30厘米,有利池水流动和方便投饲;水草过少塘口,及时投放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青萍,水花生用绳固定,青萍覆盖率不超过水面的5%;仅有伊乐藻的蟹池,投放地方性水草和青萍,满足河蟹的摄食需要;上浮断根水草,用竹木桩固定,防止风吹浪打成堆,及时泼洒保草养草药物,促进水草生根。

  4、防病治病:河蟹属比较低等的动物,一旦生病治疗较困难,需从内外两方面做好防病工作:高温期间使用碘制剂或氯制剂消毒,投喂5~7天药物饲料,以中草药为主,并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护肝素等。药物使用避开闷热、*雨和无风天气。提供喜食的轮叶黑藻和黄草等,也是减少河蟹病害,促进生长非常有效措施。

  5、用足用好增氧设施:叶轮式、水车式、水泵白天中午13:00~15:00开机[基本定义①开动机器。]2~3小时,增氧量大,能改善白天底层缺氧状况。晚上23时前后开机4~6小时,闷热天气、*雨、雷雨天要提前和延长开机。切记前半夜没有明显缺氧现象,此类增氧设施傍晚至午夜不得开机。蟹池管道曝气增氧设备应充分开机,包括*雨天、夜间,特别是闷热天气,有条件的要增加配置功率,达到0.3~0.5千瓦/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