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

野生鳝种由于不适应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饲养的环境,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饲料,必须经过一段驯饲过程,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驯饲方法是:鳝种放养3~4天内先不投饲,然后将池水排干,加入新水[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待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即可在晚上进行引食。将黄鳝爱吃的蚯蚓、螺蚌肉、蛙肉等切碎,分成几小堆,放入池内食台上。第一次投饲量为黄鳝总重量的1%~2%,第二天可增加到2%~3%。待黄鳝吃食正常后,可在饲料中掺入其他来源比较丰富的人工饲料,如蚕蛹、蝇蛆、煮熟的动物内脏和血粉、鱼粉、豆饼、菜籽饼、麸皮、米糠、瓜皮等。第一次可取代引食饲料量的1/5,以后每天增加1/5的量,5天后就可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驯饲即成功。有条件的最好将上述饲料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35%~40%,然后粉碎、拌匀,制成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投喂。由于黄鳝习惯在晚上吃食,因此驯饲多在晚上进行。但是晚上投饲操作不便,驯饲成功后,每天投饲时间可向后推迟2小时,逐渐延迟到早上8:00~9:00,下午2:00~3:00各投饲1次。投饲后2小时还吃不完的,要将残剩食物捞出,以免污染水质,同时下次减少投饲量;不到1小时就已吃完的,下次投饲量则需要适当[适当,读音是shì dà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合适,妥当。]增加。水温在26~28℃,是黄鳝旺食旺长的好时机,要适当增加投饲量,水温高于30℃、低于15℃,要适当减少投饲量。为弥补动物性饲料的不足,可在池上挂1盏5~8瓦的黑光灯,灯距水面5厘米,引虫落水,供黄鳝吞食。

2、保持适当水深

黄鳝池水深一般保持20厘米左右,经常换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但要注意清除杂物。在池中种植少量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茭白等,即可净化水质,又可使黄鳝有隐蔽栖息的地方,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3、加强管理、勤观察

每当天气由晴转雨或由雨转晴且闷热时,可见黄鳝出*,竖直身体前部,将头伸出水面,这是水体缺氧之故。凡在这种天气的前夕,都要灌注新水。鳝种入池20天内,如发现离*独游,鱼体局部发白,这是黄鳝受伤引起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雨天应注意溢水口是否畅通,拦鱼栅是否牢固,防止黄鳝外逃。

4、防治鱼病

黄鳝一般很少有病,但在饲养早期,如黄鳝体表受伤,易患水霉病。采捕鳝种不能使用铁夹、钓钩。治疗轻度水霉病,可用5%碘酒涂抹患部或3%~5%食盐水浸泡3~4分钟,效果较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