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套养奥尼鱼[为奥利亚罗非鱼(父本)和尼罗罗非鱼(母本)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时,应注意科学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放养准备
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周,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于鱼凼、鱼沟[养鱼稻田中开挖的通向鱼溜的沟道。]及田块中,进行消毒,次日用耙子等工具将凼、沟及田底耙动一下,使石灰浆[石灰浆,是石灰经消化后与水混合呈糊状的浆液。]与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一周施入发酵的畜禽粪肥进行肥水,用量每亩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
2、放养时间
一般在水稻插秧后5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有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类生长期,先将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放入鱼凼、鱼沟中饲养,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沟、凼放鱼[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入田,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3、放养方法
首先是鱼种选择,宜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其次是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要合理,一般每亩可放规格为5~6厘米的奥尼鱼鱼种200~300尾,如果稻田能投饵施肥,放养量可增加到每亩300~400尾,搭配草鱼、鲤鱼等家鱼150~200尾。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稻田条件、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掌握;最后是放养操作要规范,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浴鱼体5~10分钟。放养鱼种运输途中的水温与田中水温差不宜超过3℃,应将水温调节到基本一致时方可放鱼。放鱼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