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对于有经验且善于总结的养殖户来说,蟹塘出现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实际上并不可怕,基本上能够从容应对,但是大部分养殖户在处理蓝藻方面,却存在很大的误区,只要有蓝藻就拼命的杀,不断的加量加倍使用蓝藻药,一次不行两次,稍有不慎就出现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大量死亡,从而出现各种纠纷。那么对于蟹塘蓝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才能避免风险。



夏至到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梅雨[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闷热天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持续连绵的*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这样的气候特征为蓝藻的滋生创造的优越的条件,很多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逐渐开始出现蓝藻。在梅雨过后,进入“三伏天”,蓝藻会大规模暴发。2018年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属于迟梅雨,常常出现多雷雨阵雨天气,降雨量比较集中,维持的时间在半个月左右,因为梅雨期短,高温来得快,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突然停滞生长,池塘过多的营养盐[自从人们了解到海洋营养元素的存在之后,一直都在关注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海洋环境科学得到快速发展,以海洋营养盐元素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成为海洋有机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无法吸收,导致蓝藻暴发。根据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蓝藻生长规律,可以选择在6月夏至到7月大暑时节,进行蓝藻预防,这段时间,水草生长还有优势,螃蟹还比较健康,风险比较小。



夏至湿闷保草控蓝藻

正常情况下,在6月夏至前,进行割草头,加水压水草,保持水草在水面下15-20cm,同时使用草立健(每包4-5亩)或者草立健2型(每包2-3亩)促进水草生根长根,如果水草挂脏或者水草离根、根茎容易断,连用2-3次草立健,待草头返青,再使用水金膏(每瓶6-8亩)或者藻澎湃(每瓶6-7亩);此时若有少量蓝藻颗粒,可以配合使用蛭尊+FS活力菌(每组3-4亩),或者蛭尊+靓水(每组4亩)处理;若蓝藻颗粒严重的,可以考虑蓝藻药处理下后,再使用草立健。



小暑小热杀藻壮草根

在7月小暑前后,梅雨后期,部分池塘蓝藻增多,而且因为持续*雨,闷热天,池塘溶氧偏低,在蓝藻药处理蓝藻前后要注意增氧,或者进行多次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以提高池塘溶氧量;处理蓝藻后,及时使用草立健或草立健2型,以恢复水草活力,促进生根。这个阶段水草少的,可以补载水草,再用草立健或草立健2型。



大暑大热杀藻要慎重

在7月大暑天之前,池塘蓝藻必须处理到位,尤其今年,在江苏安徽养殖区,7月9日就已经出梅,出梅后,出现持续的35度以上高温,以及周边台风天气的影响,水草突然停止生长,过多的营养盐被蓝藻利用,很多池塘出现浑水(其实是蓝藻前期颗粒引起),甚至满塘蓝藻。此时,水草尚未出现大量腐烂漂浮,螃蟹体质也比较强,可以用蓝藻药杀蓝藻,风险较低。但这个阶段,已经没有水草的池塘,要慎重,想办法拉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

在7月大暑之后,蟹塘不建议杀蓝藻,此时螃蟹体质相对较弱,有的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水草出现腐烂大量耗氧,释放毒素,使用蓝藻药后,会雪上加霜,风险非常大。池塘有蓝藻,应该多加水或换水,保持水质活嫩,使用解毒应激***[***,是护肤品中之极品,成分精致、功效强大、效果显著,始终保持着它拥有的高贵和神秘。]和蛭菌110或仕菌皇来抑制蓝藻,处理好也能有效益。

池塘只要杀蓝藻都是有风险的,但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杀蓝藻必须要慎重:
1、没有水草的池塘不能杀蓝藻;
2、螃蟹进地笼多的池塘不能杀蓝藻;3、长时间不吃料的池塘不能杀蓝藻;
4、长时间没有换水的池塘,必须换2-3天水后,再杀蓝藻;
5、氨氮**酸盐高池塘,换水或解毒后,再杀蓝藻。
所以池塘蓝藻的处理,要掌握好水草、螃蟹情况,看准时机,合理应对,不要盲目跟风杀蓝藻。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