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挖的池塘也要注重水质调节


前两天突然降温,有些新建的鱼塘[鱼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认为是才建的,才投喂两三个月的饲料,想必底质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很多人就想没必要去提前改底。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我知道的情况,就有好几个客户交了学费,有的还不少。

新建的鱼塘,水里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主要就是好多鱼塘,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没有培育起来,所以产氧往往不足,一旦大量投料,池底积累的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在分解的过程中,是要大量消耗氧气的,藻类产氧不足,这些有机质分解很容易造成底部缺氧。因为是新建的鱼塘,所以很多人就很少去关注改底,补充[用新的增加物来加强或增加一个组或一群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分解,如芽孢[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原料等,时间稍一长,底部的水质就会恶化,甚至发嗅。这个时候遇到像前两天的突然温,引发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对流,所以出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今早资阳的王师,说他新建的鱼塘,配有底排污,投料才一两个月,没有改底和调水,现在排出的底水就是发嗅。所以极时的补充调水的微生物,如芽孢原粉类调水,适时的改底还是很必要的。我曾在自家阳台上做过多次这样的试验,新放一池的自来水,把鱼放进去[放进去是一款休闲益智类游戏,支持Android 2.1。],就开始投喂饲料。只要一两周不去补充芽孢,池里的鱼就容易出问题,打开底排污,排除的水就是发黑发嗅。这就是基础的微生物和藻类缺乏,导致的水体自净能力过低,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有限。对养殖水体来说,新塘如果基础的藻类还没有培育起来时,当遇天气突变时,鱼就相对更容易发病。

处理的方法,还就是前面所说的,定期的补充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根据投料的多少,一周至半个月至少要补充一次,不超过一个月改一次底。提前分解掉这些残饵粪便,确实可以有效的预防这种因为水质所引发的大面积死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