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俗称红眼,黄河水系的名贵经济鱼类,市场公斤价40-60元,具有极好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前景。该品种具有耐低温,耐盐碱,易养殖,肉质细嫩,味美,口感好,营养丰富等良好性状,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近两年,我市部分渔场户利用从黄河流域[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捕捞的赤眼鳟苗种进行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驯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出了一套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经验:
要求池塘3—5亩,平均水深1.5米左右,并配置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一台,溶氧保持在4-5毫克/升,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25-30厘米;PH值7.4-7.6;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2%;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严禁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等流入,以免池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