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成鳗的饲料有新鲜[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如蚯蚓、蚕蛹、蚌、螺蛳、蚬、小杂鱼等和配合饲料,由鱼粉、蚕蛹粉、杂鱼、ɑ-淀粉及添加剂、鱼油组成,含蛋白要在45%以上。
1、投饵方法必须掌握“四定”
(1)定时:配合饵料要随制随投,每天上午8~9时投喂一次,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较低或*雨天,推迟1~2小时投喂,水温30℃以上,提早1~2小时投喂。
(2)定位:饵料要投喂在食台上,食台用绳悬挂,高出水面2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以便观察摄食情况和减少饵料散失。新鲜饵料投放在食场上。
(3)定质:配合饵料要不受潮、变质。鱼粉要求色黄、味佳、粉末细,蛋白含量要高于60%,脂肪低于8%。ɑ-淀粉粘性强。新鲜饵料要鲜活、清洁。
(4)定量:要根据吃食情况和水温而定,一般在水温25℃时,每天投喂配合饵料为鳗鱼[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体重的2%~3%,新鲜饵料为5%~10%。水温在25℃以下或高于30℃,投饵要适当减少。一般掌握在1小时内吃完为准。
2、调节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防止缺氧死鱼
调节水质的办法,可采取培养微囊[微囊(Microcapsule),也称智能微囊(Intelligent Microcapsule,IM),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高分子材料包封形成的微小囊状粒子。]藻、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和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等。
(1)养鳗池[鳗池(日语:鳗池/うなぎいけ)是日本鹿儿岛县萨摩半岛东南部一个近似圆形的火山湖,位于指宿市内,西距池田湖约3公里,是雾岛锦江湾国立公园的一部分。]中大量繁殖微囊藻: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中溶解氧,使水质稳定,微囊藻吸收池水中鳗鱼代谢产物和残饵分解所产生的氨等有毒物质,可使水质净化,同时微囊藻繁殖多了,池水变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变低,池水底层光线*暗,是鳗鱼所喜欢的生活环境。
(2)培养微囊藻的方法:
①引种:把微囊藻种引进鳗池,同时向鳗池投施尿素或硫酸铵,每亩1~2公斤,过几天即大量繁殖,池水呈浓蓝绿色,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的水质最好。如水色变淡或发黄,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上,说明水中肥料不足,要立即追施尿素,二、三天后水色转浓绿。如透明度在15厘米以下,说明微囊藻太多了,要大量换水,使池水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微囊藻成团块状浮于水面,水变黑色,则要换水,重新引进藻种。发现池中有大量轮虫或水蚤危害微囊藻,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5~0.7毫克/升浓度。
②池内要安装水车式增氧机:每天开机[基本定义①开动机器。]3~4次,一般午夜至黎明前开机2~3小时,中午开机1~2小时,喂食前开机半小时,以增加鳗鱼食欲。如遇*雨闷热天,则要延长开机时间。鳗鱼在生长旺季,池鱼密度高,要整夜开机。
③及时换水:早春晚秋水温较低,每隔3~5天更换部分池水,夏季水温高,需每天更换部分池水。如鳗池水质过浓,溶氧量下降,氨态氮和**酸氮浓度偏高,表示水质已污染,鳗鱼摄食量减少,甚至浮头死亡,这时应及时更换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