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泥鳅养殖的秋冬管理技巧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air temperature)。]开始逐步走低。8~9月气温降至25~22℃之间,是鳝鳅生长的黄金季节。10~11月气温降至13~15℃时,鳝鳅掇食量开始减少直到停食[停食,指食物停滞胃中不消化。]。11~12月气温降至8~10℃以下后,鳝鳅进入冬眠期。实践证明:加强鳝鳅的秋冬饲养管理,利于安全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保证鳝鳅元旦、春节上市,获取较高利润。

1、催料长膘

秋季前期,气温在23℃~28℃之间,鳝鳅活动极为活跃、进食量大增,是催肥增膘关键时期,尽量投喂营养全面的新鲜饵料。

2、防寒保暖

鳝鳅是变温动物,秋末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温度下降时,其体温也随之下降,生长逐渐减缓甚至停止。人工防寒保暖可相对延长它们的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称为生长期,也称为生季。],即在养殖池上面用透明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搭设人工保暖棚,既可保证正常光照,又能有效减缓热量散失,可延长1个月左右生长期。

3、安全越冬

每年11~12月,鳝鳅即停食进入休眠期。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至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鳝鳅,都涉及到安全越冬。一是干池越冬:在鳝鳅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鳝鳅钻入池底泥土中,上面覆盖15~2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等,保持底泥湿润。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不能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鳝鳅窒息死亡。二是深水越冬:进入越冬期前,将池水升高到1米左右,让其钻入水下泥中冬眠。

4、适时诱捕

将较厚的新草,最好是当年收割的稻草[稻草,中药名。]或草包以5%生石灰水浸泡一昼夜消毒,然后用新鲜清水冲洗干净,晾置2天备用;将草垫[草垫,是天然蓑草手工成而成的,又被称为草箅子(也叫草篦子)。]一一铺入底泥表层,撒上厚5厘米消过毒的稻草或麦秸草,再铺上第2层草垫,然后再在2层草垫上撒上10厘米厚的干稻草;当水温降至13℃以下时,逐步将池水放至6~10厘米深。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再彻底放干池水,此时由于稻草层的“逆温层效应”作用,其温度高于泥层,可有效地将鳝鳅引入草下和2层草垫之间。收取鳝鳅时,不要一次性揭去稻草,收取多少揭去多少。先将一塑料薄膜铺于旁边,揭去干草,揭草时,如稻草中藏有鳝鳅较多,可将湿草连同草垫一起移至塑料薄膜上进行清理,同时将泥面的鳝鳅用小抄网捞起。此法可长时间保证鳝鳅群居泥草之间和草垫之间而不逃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