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单纯投喂膨化料养殖模式浅析


2016年—2017年度加州鲈[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价格相当理想,广东佛山市九江镇一纯投喂膨化料的淡水鲈鱼塘盈利可观,现在对其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模式做简要介绍和分析,希望能给加州鲈养殖户朋友带来借鉴和参考。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基本情况
淡水土池塘,面积14.7亩,平均水深2.0米,方形塘,粘性泥底。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上半年配备6台,下半年配备8台,1.5kW/台,注、排水一般为机械强排强灌的方式。

2、放养情况
2016年4月下旬放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九万尾9朝-10朝加州鲈鱼(200尾/斤);鲫鱼[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喜头、鲫壳、河鲫 。]2000尾(150尾/斤),鳙鱼[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450尾(1-2两/尾)。

3、饲料和投喂
全程投喂膨化料,前期蛋白含量≥47%,后期蛋白含量≥42%;4月至11月每天投喂2餐,上午约8:00投喂,下午16:00-17:00投喂第二餐;11月后,每天下午投喂1餐。

4、日常管理主要措施
(1)整年养殖只加水,不换水,不排污,主要是高温期加水,一般40天加水一次,每次约30公分;

(2)一般20天左右改底或调水一次,只要出现氨氮、**酸盐偏高或者鱼吃料减慢现象,第二天就会使用调水、改底产品;每半个月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一次护肝类中药+**类保健[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药品,疾病高发季节配合抗菌药一起内服;

(3)每次出鱼后当天都会消毒,杀虫药主要是预防“针虫”(锚头蚤)为主的外用杀虫药,高温期40天左右使用一次;

(4)增氧机使用情况,8月份前,中午一般开3台,晚上5台,8月-12月,白天中午开4台,晚上开6-7台,天气不好就全开。

5、出塘情况
2016年10月16日出塘2950斤,11月30日出塘8300斤,2017年3月16日出塘23000斤,3月29日出塘17000斤,4月19日出塘10000斤(0.8-1.7斤/尾);鳙鱼1500斤(6斤/尾);鲫鱼1600斤(0.8-1斤/尾);饵料系数1.23。
6、经济效益分析
投入:
塘租:34600元
苗款:自己开花培育,约20000元
料款:1950包*222元/包=432900元
电费:36000元
药费:30000元
人工费:刮鱼5次,约7500元
投入合计:561000元

产出:
加州鲈鱼2950斤*13元/斤=38350元;8300斤*9.8元/斤=81340元;23000斤*12.3元/斤=282900元;17000斤*12.1元/斤=205700元;10000斤*11.5元/斤=115000元;鳙鱼1500斤*6元/斤=9000元;鲫鱼1000斤*8元/斤=8000元,6000斤*10元/斤=6000。

产出合计:746290元
利润:(746290-561000)/14.7=12605元/亩
投入:产出=1:1.33

7、养殖情况分析
该池塘的优点:
(1)池塘条件较好,平均水深2米,水体较稳定。

(2)增氧能力强,电费成本0.6元/斤鱼,保证了水质稳定和产量。

(3)平时预防工作较到位,整个养殖过程共用30000元药费,其中环境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药品占比60%,定期改底、调水,避免水环境恶化,减少耗氧和有害物质大量发生,有助于水体稳定;内服抗菌护肝保健药品占比20%,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减小发病几率。

(4)池塘综合利用效率较高,搭配鲫鱼、鳙鱼,有效利用饵料残渣和空间。

(5)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保证了饵料系数和生长速度。

该池塘的缺点及提高效益的措施:
(1)产量偏低,现亩产4000斤,放养鱼种后会大批死亡,可以增加放养密度,因为放养9-10朝鱼种10万尾,虽说大塘产量很难达到小塘的高产,但是亩产6000斤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2)过塘后二十天,出现白尾、烂嘴症状,由于处理不及时,死亡约8000尾。此阶段白尾、烂嘴症状的诱发因素是气泡病,可加强补碳补菌,必要时配合“速解安”。

(3)2016年7月-8月,规格3-5两,锚头蚤后继发感染细菌烂身,塘主一直按消毒杀菌处理,死亡约5000尾,建议找准病因,必要的时候可杀虫。
(4)2017年2月15日-3月20日,“散春综合征”造成死鱼约1000尾,建议2月初卖掉一部分大规格的鱼,减小密度。

(5)2017年4月2日-4月19日,主要是诺卡氏菌引起的“鳃结节”型烂鳃,发病很急,损耗1700斤,建议在苗期加强内服营养保健,如“LY-生命素”、“营养快线”、“冰鲜宝”等。

(6)用药占比可适当调整,环境改良剂可占比70%,内服保健抗菌药占比20%,杀虫消毒药占比10%,平时以防为主,增加效益。

养殖池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