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区地处杭州市区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的一些池塘生态养鳖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疖疮病,该病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高、传染快,同时,因池塘养殖水体体积大,治疗成本高,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依据成本与效果两者的综合考虑,采用中西药[随着我国中药产业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将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来治疗疾病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的确能事半功倍,收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相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此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发病原因
主要因气温突变,水质迅速恶化,水体中产气单胞菌大量滋生引起。
二、流行情况
每年8月初开始流行,9月中旬达到高峰。主要危害规格为250g以上的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感染率达30%--80%,死亡率为0.5%--2.0%,规格为40g--150g的甲鱼亦发现感染此病。
三、症状
患病甲鱼表现为食欲减退,体质消瘦,严重时头不能缩回,衰竭而死。发病早期,甲鱼的颈部、背甲、腹甲、裙边、四肢基部生长有芝麻状或黄豆大小的白色疖疮,随后疖疮逐渐增大,并向外突出,用手挤压,有**状或豆腐渣似的内容物,疖疮溃烂,炎症扩展,背甲溃烂成洞*,甚至露出四肢骨[四肢骨是指人体中除80块中轴骨外的骨骼。]胳。解剖发现,甲鱼鳃状组织充血,肺内有大量粘液,肝脏颜色变淡或呈土**,肠道充血。
四、预防方法
1.抓好水质管理。保持水体的透明度为25cm--30cm,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若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时,严格按照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和含氯制剂每半个月交替使用一次,以消毒池水,用量为生石灰25kg/亩7m,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100g/亩7m。
2.定期在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内添加稳定型Vc和Vs,以增强甲鱼自身机体免疫力,用量分别为1.2g/kg饲料,1个月内连续服用7天。
3.在饲料内添加大蒜素[大蒜素(大蒜新素、garlicin)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以起到杀菌防病的目的,用量为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0%,1个月内连用15天。
五、治疗方法
1.及时换水,并将池水水深保持在50cm。
2.用二溴海因全池泼洒,第一天用量为0.5ppm,隔天用量为0.3ppm。
3.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中草药制剂和抗菌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每天用药2次,第一次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抗生素1.6g+Vc3.0g+VE2.0g~第二次每公斤饲料中添加中草药30g--40g(开水浸泡2小时后使用)。5天--7天为一个疗程。如未痊愈,隔3天可再用药一个疗程。
4.对爬上岸的患病甲鱼可用药液浸泡,浸泡时间为24小时,可以隔天再浸泡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