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加州鲈鱼苗[也叫“鱼花”。],才3cm大小,前段时间不少地方都发现有全身发白[缺色的,如灰的颜色的,死白的,苍白的.-fabai]的死,而且都是几百几千的死,不少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几乎都跑遍了附近所有的渔药店,都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只好等它们死得不想死了,就自然没事了,结果还真是这样,很多养殖户都损失近半的鱼苗时,苗就不再死了,自然好了。不过这个损失还真不少。
这又是为什么呢?
鱼苗会自己好的,那干嘛还找什么师傅治呢?
首先你不知道鱼苗会不会自己好;其次你不治过,你怎么知道别人也治不好呢?最后不是我说鱼苗会自己好它就真的自己好了。
如果你连我说的是真是假都不知道,你还搞什么养殖呢?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一点判断能力都没有。你要知道,我们这个水产养殖行业,这风险指数还是很高的,如果你什么都听别人的,还是不要搞养殖好了。
学会自己判断,是水产养殖必需学的第一课,否则你就准备好钱给当地的渔药店当学费吧。因为你不懂,所以你要交学费。
下面我们来好好分析是什么原因[多义词。]造成鱼苗发白大量[基本信息 【词目】大量 【 拼音】dà liàng 【英译】[A flock of;A quantity of;Many;Mass;Great deal] -daliang
]
死亡
[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的。
其实你会分析的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因为鱼苗发病的原因基本上
[基本上,词语,读作“jī běn shànɡ”,指主要地,大体上。]就是这几个:
1.寄生虫
[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
2.**;
3.细菌;
4.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5.天气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晴等。]。
下面我们好好的一个一个来分析:
1.寄生虫:这次好象真不关它什么事,因为很多塘都没有发现有寄生虫,或者说只有极少量的车轮虫,并不能引起这么大量的死亡的;
2.**:估计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没有专门把鱼苗拿到专业机构去检测,所以并不能肯定有没有。但从死鱼的外表观察,鱼苗没有全身出血、败血症状,估计**的可能性并不大;
3.细菌:估计有一定的可能,但并不是造成大量死亡的真正原因,因为这个季节的水温并不高,所以只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细菌病的并发;
4.水质:不少塘都测过氨氮、**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pH、碱度、硬度等,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内,只有钙镁离子偏低,虽然有个别塘的**酸盐偏高,但只是个别,并不代表全部;
5.天气:由于清明前,又是春夏交替的时节,天气极不稳定,时而天*,时而细雨,时而降温,这样的季节,不要说鱼苗了,人都受不了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其实大家心里应该有底了吧。
其实就是由于天气不稳定,水质条件相对较差,导致鱼苗大量应激
[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死亡;也有可能是由于水质不好,天气也不好,并发细菌病,造成鱼苗大量死亡。但根源还是在天气和水质上,再加鱼苗体弱。
上面不是说水质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内吗?怎么还说水质条件相对较差?
这是这次鱼苗发病的一大重要原因所在,当地的水质,钙镁离子普遍都较低,也是导致应激反应强烈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体中的钙镁离子都偏低,水体的碱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鱼苗的抗应激能力就更弱了。鱼苗本身体质就弱了,再加上水质抗应激能力也弱,天气又极不稳定,你说这鱼苗能不出大问题吗?
因此有的养殖户在经过杀虫、消毒、解毒、抗应激之后,鱼苗就不再大量死亡了的原因。有的看到别人老是杀虫、消毒也治不好,于是干脆下点**下去就不管了,反而没看到大量死亡了。有时候运气还是很主要的,你看到了别人的失败经验之后,总不会再傻傻的再做一次吧。
面对鱼苗发白,你一定要想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全身发白的,只有找到关键点,才不会乱搞一通,把一半的苗拿来玩,这还真的玩得有点大了。估计经过这次教训,不少养殖户也学乖了吧。
千万不要鱼苗应激,你发病,把问题越搞越大,这是你为自己的无知所付出的代价。(作者: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