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非常好的一年,2019年养殖规模的扩大是必然。每年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资本的大量进入,让蟹塘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最近就有老板咨询开挖[开挖,挖出并运走(如土壤或矿物),《清史》作“卞祖随”,《进士题名碑录》《国朝献征录》及清光绪《吉水县志》皆作“杨黻”。]新塘的问题,养殖有风险,合理规避风险从推塘开始,下面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建议,通常是在适当的时候指针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或意见,使其具备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条件,使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是有益处的。],有利于后期养殖管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田埂要实要高,管道要多:
每年都有因圩埂[圩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éi gěng,意思是围水的堤堰。]不实,暴雨天气出现垮塌事件,特别是稻田改造,圩埂要宽要结实。沟最大水深能达到1.8米以上,田面[田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tián miàn,意思是耕地的面积。]最大水深在1米以上(1.高温期降温作用;2.提高水的体积,增加生存空间和载氧量)。四个角都应安装排水管[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及表层排水管,便于高温期及时排放蓝藻、油膜等有机质。
2.环沟要宽,可中间开沟:
沟占塘口面积在1/3-1/2为佳,早期沟宽沟深能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沟内坡度适宜,坡度正常在1:2,若蟹塘较大,可在塘内侧开挖3-5米宽,深0.8米左右的蟹沟,便于河蟹高温季节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沟底。
3.做好防逃、防盗措施:
围网[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采用双层网结构,外层为保护网,内层为养殖网,3层网设置间距为5m,并在其间设置地笼网,以检查逃蟹情况具防逃作用。内层网最上端内侧接20~40cm的塑料薄膜以防河蟹逃走,内外层网最下端接石笼并埋入湖底。围网用竹桩在外侧固定,竹桩间距为1.5m,围网高度2.5m以上。
4.新塘挖好后,要进行泡塘:
稻田改造塘口建议田面可翻耕一下,将水打到田面30-40公分,每亩使用生石灰200公斤左右进行泡塘,泡一个星期后放水再打相同水位进行解毒[解毒 中医名词。],新塘口建议使用解毒灵解毒(解毒灵专门针对菊酯等农药残留解除),解毒泡一个星期后放水再打满水位,尽量泡上一个月以上,让新土沉淀,形成底质,来年水也不容易混;在放苗前再解除1-2次毒能明显提高苗种存活率。
5.新塘要早种草:
来得及建议年前种草,草团建议种大颗,3-5米间隔一颗,只要草长起来了,水就不容易混,便于螃蟹躲避,提高苗的成活率。
蟹塘的基础建设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第一步,是由法律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图书。],各个细节都要做到位,第一步没有做好会给后续带来很大的麻烦,养殖过程中的各种事情要提前规划好,最近要开挖新塘的可以及时与我们交流,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作者:北京水世纪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