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腐皮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生 物 科 技(biotechnology)利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农业或其他方面进行改造。] 孙祥红

  泥鳅腐皮病[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是由于养殖环境恶化,泥鳅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细菌引起的皮肤发炎、水肿、出血、赤皮、烂皮、烂鳍等现象,统称为腐皮,是泥鳅的多发病[简介多发病,经常发生的疾病。]。常与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病混合发生,造成较多死亡,给泥鳅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

  一、主要症状

  泥鳅身体两测、腹部、尾部、鳍根部及*门等部位的皮肤发炎、水肿、表皮脱落、出血、皮肤溃疡及腐烂,严重的肌肉腐烂。溃疡灶容易感染车轮虫等寄生虫。有的泥鳅并发肠炎病,*门红肿。病鳅摄食量减少、消瘦,继而出现死亡。

  二、发病原因

  夏季是该病多发季节,其病原菌是革兰氏*性菌[革兰氏*性菌 开放分类: 微生物、生物、细菌 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性细菌,用G-表示。]。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恶化,水质过肥,氨氮量高,溶氧不足;水温高,温差大;饲养密度高,管理不善,外伤等原因导致泥鳅营养**,免疫力下降,感染细菌而发病。

  三、防治措施

  内服外消,综合防治

  1.内服:“芪黄素+肝肾康+抗生素”拌料,连喂5天。

  2.外泼:“香连溶液+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每天一次,连用2天。食台泼洒“果根素+大熊座[大熊座(Ursa Major,UMa)是北天星座之一,位于小熊座、小狮座附近,与仙后座相对。]”。

  3.适度换水,改善水质:“普洁净颗粒”改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