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无胃鱼,排空速度特别快,其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通常是前半段用来消化[动物或人的消化**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后半段用来呼吸,饵料在肠道中的消化时间很短。投喂不当就会产生胀气,消化**,引起肠炎。在投喂时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泥鳅投苗后开始适量投饵,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以蛋白质含量在36%∼38%的膨化[膨化,一种加工方法。]饲料为好,膨化料由于水中稳定性好,消化吸收率[吸收率是指投射到物体上而被吸收的热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热辐射能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吸收率。]高,散失率低于硬颗粒料,所以大规模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应投喂粒径适合鳅苗口径的膨化料,既可满泥鳅长时间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又能减少浪费。
第一代纯种**泥鳅苗,鱼苗下塘适应能力强,养殖效益好。
2、**泥鳅具有贪食的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量投喂,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一般投喂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宜,30分钟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料。投喂膨化饲料,投喂前先把膨化料用适量的水浸泡,让膨化料充分吸水膨胀再喂,以免**泥鳅进食太多影响到肠道呼吸功能。
3、**泥鳅的摄食跟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有很大关系,水温12℃以下不用投喂,18℃以下每天投喂一次,18℃以上每天投喂两次,若水温高于30度或低于12℃时,投喂量应减少甚至不投喂。
**泥鳅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22℃∼30℃,当水温在25℃∼28℃时,食欲旺盛,捕食强烈,生长迅速,可多投喂。但投喂时还应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天气、水温、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既让鱼吃饱,又不剩残饵为度,达到即可节省饲料、又不败坏水质,保持良好水域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