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病原]鳖细菌性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又称甲鱼红脖子病、鳖赤斑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初期,甲鱼喜欢爬上靠近水面的岸边,人走进即遁;其腹甲出现点状或线状红晕。中期,病灶处扩大成红斑,流黄水。晚期,鳖反应迟钝,浮在水面或岸边不肯下水;脖子充血、肿胀、发炎,不能正常伸缩,腹甲出现红斑,且逐渐溃烂,舌尖、口、鼻出血,双眼失明。剖解可见,死鳖口腔、食管、胃、肠黏膜有明显的点状、斑块状、弥漫状出血,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表面呈土**或灰**,胆囊内充满脓汁,脾肿大。

[流行情况]细菌性败血症在我国各养鳖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雌性成鳖及亲鳖,死亡率一般在20%~30%,雄性成鳖也有发生,幼鳖则很少发生。该病一般发生在冬眠苏醒时。

[防治方法]预防

1.放鳖前,每立方米水体泼洒3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生石灰;或泼洒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使池水呈0.1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彻底清塘。

2.鳖种下池前用浓度[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名词。]为1%~3%的盐水,或5~10毫克/千克的漂**精,或10~3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药浴10~30分钟;

3.活饵料[ ...]洗净后用5%盐水浸洗5分钟,或用浓度为20毫克/千克的痢特灵浸泡15分钟。食场定期泼洒漂**进行消毒。

4.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次浓度为0.4毫克/千克的三氯异氰脲酸,并内服下列治疗药“治鳖灵1号”或“治鳖灵2号”3天,药量减半。

治疗

1.每隔1~2天,全池遍洒浓度为0.3~0.5毫克/千克的三氯异氰脲酸,共洒1~3次。

2.每100千克鳖用15克“治鳖灵1号”,或20克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或20克青霉素拌饵投喂,每天投喂2次,连喂5~7天。

3.按每千克20万国际单位的剂量肌注链霉素后,放入浓度为0.75%的土霉素水溶液中浸洗30分钟;或腹腔注射同样剂量后,放入浓度为0.003%的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溶液中浸洗40分钟,治愈率达96%~100%。

4.失去食欲的重病鳖,在体表病灶处涂“治鳖灵1号”,同时后退肌肉或腹腔注射“治鳖灵2号”。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