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黄鳝池的清理和鳝种放养技术


  1、鳝鳝池的清整[清整 拼音: 解释: 1.]与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

在鳝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必须对成鳝池进行清整与消毒。清整工作主要是将池底淤泥翻耕,堵塞池壁漏洞,清理进排水管道等。鳝池清整完后,在鳝种放养前10天,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克严格清池消毒,并在放种前3~4天排干原池水,注入新水,将水位控制在15~30厘米。

2、鳝种的放养

放养鳝种的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以尾重20~40克为好,若规格过小,饲养比较困难,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低,有些在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而规格太大时,增肉倍数低,单位净产量和单位效益都不太高,经济上不合算。鳝种的来源途径有人工培育、野外[野外,即郊外;人烟稀少的地方。]捕捉[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己手中.比如捕捉蝴蝶、捕捉昆虫等。]和市场购买[购买是用钱来得到物品。],目前由于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率尚不高,农家养鳝的鳝种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野外捕捉和市场购买。

(1)野外捕捉:这是目前解决鳝种来源的主要途径。每年的4~10月份,水温在15℃以上时,可在田边、浅水渠、水沟等处进行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气或雷雨后更多,一般夜间多于白天。捕捉的方法有鳝笼捕捉法、灯光照射手工捕捉法和手抄网捕捉法等,最好是用鳝笼捕捉,21~22时将鳝笼放出,黎明时分将鳝笼收回,倒出笼中的黄鳝,个体大的可直接出售,小的用作鳝种进行养殖。用鳝笼捕捉到的黄鳝,通常健壮无伤,饲养成活率高。

(2)市场购买:若从市场上购买鳝种,必须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的个体,切忌购买咽喉部有灼伤或体表有伤的鳝种,因这样的鳝种放养后易得水霉病,养殖的成活率很低。一些体色发白无光泽、瘦弱的个体也不能买作鳝种用。

不管是笼捕还是市场购买的鳝种、都可分为3类:第l类是体色**并杂有大斑点;第2类是体表青**;第3类是体灰色且斑点细密。其中第1类鳝种生长速度较快,后2类鳝种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若以500克鳝种养成成鳝后的增肉倍数看,第1类鳝种为1:(5~6),第2类鳝种为l:(3~4)。而第3类鳝种仅为l:(1~2)。因此,有经验的养鳝户常将这3类鳝分开饲养。

各地鳝种的放养时间因气候不同而迟早不一,一般以开春后水温15℃左右为宜。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左右的鳝种80~150尾,即每平方米放养2~4克,养殖条件好的可适当加大,而鳝种规格大时,放养密度可小些。鳝种放养时先以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