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机理
泥鳅出血病是一类疾病共同表现得综合征[综合征 zōng hé zhēng ㄗㄨㄙ ㄏㄜˊ ㄓㄥ syndrome 动植物疾病、功能失调、病态呈病灶或损伤的一组典型征候或症状。],一般在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高温环境下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病发后,迅速扩散和传播,有细菌感染、应激等因素导致的出血症状。
1、此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6—10月都有发生,水温在25—30℃时为[shí wéi ㄕㄧˊ ㄨㄟˊ 时为 犹专为,单为。]高发期,冬、春季较少发生。
2、夏季雷雨季节气候急聚变化的时候会有发生,但当天气正常时,发病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的病害程度会有自动减轻的趋势。应对措施:使用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或者双链季铵盐泼洒2-3天每天一次,结合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药物内服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30克混合1公斤饲料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