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常见病之肝病防治技术介绍

鳖的肝病[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也叫肿肝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鳖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品种之一,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人工养鳖,由于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生长较快,故较易发生肝病。

1、发病主要原因

(1)在鳖病预防、治疗过程中,由于盲目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常会引起肝病。例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均会造成肝脏[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损害。

(2)在鳖养殖过程中,强化摄食以及延长生长期的方法一方面使鳖快速生长,但另一方面却使肝脏长期负担过重,肝脏出现病变不可避免,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不新鲜、长期放置等引起饵料变质,变质饵料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饵料中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添加[添加,指增加。]量过高会引起脂肪肝[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的疾病。]

(3)鳖因某种原因感染疾病后并发感染肝脏或影响肝脏正常机能而引发肝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白底板、鳃腺炎等疾病发病过程中,肝脏可发生变性和坏死。

(4)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的氨浓度过高会引起鳖氨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氨中毒时肝脏受损。水体受农药污染[农药污染,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产物及杂质超过农药的最高残留限制而形成的污染现象。]引起鳖农药中毒水体受工业废水的污染引起铜、汞、锌等重金属中毒等。

2、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定期泼洒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2)用药时,选副作用小的药物,不可盲目加大剂量,避免长期用药。用药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药物,以缩短治疗时间和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3)定期进行水质测定,必要时要改换水源或加大换水量。

(4)在养殖过程中,建议适当减缓鳖的生长速度,以减轻过剩的营养物质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5)饵料中添加植物油或鱼油的比例1~3%,应添0.05%VE以防鱼油**,饵料尽量用新鲜优质原料。饵料中除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外,要10~40%鲜活动物饲料和10%左右鲜嫩植物饲料,

(6)脂肪肝病用下中草药投喂预防:茶叶20%、蒲黄20%、荷叶25%、山植20%、红枣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以1.5~2%连药带水添到饲料中投喂,每月10天。

(7)感染性肝病添加中草药预防:黄芩20%、蒲公英15%、甘草15%、猪苓20%、黄芪15%、丹参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以1.5%连药带水添到饲料中投喂,每月10天。

3、治疗

如果鳖已发生了肝病,当务之急是寻找并消除致病因素。同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E、鳖用**、蛋氨酸、保肝宁等解毒、保肝药物,并应在水体中泼洒低毒消毒剂。

鳖的肝病重在防,当病情发展到停食后,就很难治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