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钢材中的白点拽在钢的纵断面上呈光滑的银白色斑点,在酸洗后的横断面上则呈较多的发丝状裂纹。]

白斑病[白斑病,是医学上对以皮肤白斑为主要症状的一些疾病的统称。]

甲鱼

[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

白点病与白斑病多发生在幼鳖阶段,症状颇为相似,养殖者往往难以辨别,但两者还是可以从暴发时的温度、病原等方面进行区别,以便及时对症下药。

甲鱼白点病白斑病的区分与防治技术

白点病、白斑病是较为常见的甲鱼病害,两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颇有相似,但其病原菌

[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

却截然不同,白点病的病原菌属于细菌类,而白斑病则为真菌类。在养鳖生产过程中,有些养殖者对白点病、白斑病辨别不清,在鳖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盲目、滥用药物的现象,从而影响了鳖病的防治效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我公司在甲鱼养殖病害治疗方面的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上述鳖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

1、症状

白点病:在小鳖的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的角质皮下有粟米、绿豆大小的白色斑点,以腹部最多,病灶略向外突出,用手挑压可将白点去除,留下一小眼。

白斑病:鳖身体各部位皮肤上都有寄生,主要分布在背部,呈不规则斑块状,无脓、无水,每块面积0.5~1.0平方厘米,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处表皮逐渐坏死、脱落、溃疡。病鳖裙边变软、变薄,无弹性,食欲减少,爱在料台上停留。将发病甲鱼置入水盆中,使水淹没甲鱼身体,可见甲鱼背部有一块块白斑,用手擦拭无影响。

2、病原

白点病:多为产气单胞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

白斑病:病原为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

3、流行与危害

白点病:主要发生于稚幼甲鱼。在高温时出现,水温25-30℃时流行,发病高峰在稚甲鱼孵化1个月内以及进入温室1个月内,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死亡率在几天内就会迅速提高,有时甚至全军覆没。

白斑病:在低温时出现,水温10-20℃时流行,但以养殖时间在60天以下小鳖最为严重,传染快、死亡率高。

4、发病原因

白点病:此病发生流行与稚鳖体娇嫩,皮肤易受机械损伤以及温室的养殖环境有关。温室里水温一般控制在27~32℃,此温度为白点病发病的最适温度,此外,温室养殖中大多数是用锅炉加温,由于空中的雾气过浓,削弱了光照强度,为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条件,再加上换水频繁,水温不稳定,水质偏酸,溶氧偏低,更易引发白点病。

白斑病:鳖苗进池前不慎受伤,鳖体消毒不严,鳖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过大等,容易造成病原体对鳖体的感染。此外,室内气温较低,甲鱼池控温差,池水清瘦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5、预防措施

白点病:(1)清塘消毒工作到位,可使用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

5克/平方米消毒养殖池塘;(2)适宜的放养密度(温室养殖模式合理放养密度:日本鳖≤25只/立方米

[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

、中华鳖≤30只/立方米、**鳖和泰国鳖≤40只/立方米;(3)pH值保持在7.5左右,溶氧保持每升水3毫克以上;(4)鳖苗放养前使用1%食盐(浸泡1分钟)或30毫克/升土霉素

[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

(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同时应减少鳖体损伤;(5)选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白斑病:(1)使用漂**消毒养殖池塘;(2)放苗时细心操作,减少鳖体受伤,使用食盐或土霉素对鳖体进行消毒;(3)培肥水质,使水体中有益菌迅速生长繁殖,在水体中快速占领优势生态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尤其是在新池新水中,霉菌有迅速殖繁殖的倾向,因此要调节好水质;(4)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有促进此病发展的作用;(5)pH值保持7.5~8.0。

6、治疗措施

白点病:

外用:(1)使用碳酸氢钠(小苏打)调节pH值到7.5~8.0,用百万分之二到百万分之五的浓度全池泼洒,不足时可重复泼洒;(2)泼洒3~5毫克/升的甲砜霉素,消毒养殖水体;(3)24小时后泼洒1~2毫克/升的碘溴海因;(4)再调水pH值至8.0后补泼碘溴海因。

内服: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常规抗菌药物(头孢霉素、利福平等)2~3克,连用6天。

白斑病:

外用:(1)使用碳酸氢纳(小苏打)调节pH值;(2)泼洒2~3毫克/升的戊二醛

[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

,24小时后加泼洒1毫克/升的戊二醛;(3)再过8小时后泼洒1.5毫克/升的聚维酮碘;(4)水质如果太清,可使用肥水宝等培肥水质。

内服:每公斤饲料中添加肝保宁(商品名)2克、电解**2克、溶净1克,连续使用6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