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有蟹种培育这一阶段?


  蟹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是指Ⅲ期仔蟹培育到年底或来年春天。这一阶段[阶段是中国词语,读音是jiēduàn,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区间段落。]又称幼蟹阶段,在生产上称为一龄蟹种培育,相当于鱼种由夏花养成冬花或春花。幼蟹一般的出塘规格为5~20克/只,即50~200只/公斤。

  在这一阶段,幼蟹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次数多(约为5次),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生长快,Ⅲ期仔蟹体重为50毫克/只,蜕5次壳后,体重可达10克左有,增长了200倍。说明这一阶段新陈代谢[机体与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水平高,需要充足的饵料。但幼蟹个体小,逃避敌害生物能力还较低,而且群体间个体生长差异十分显著。在自然条件下,同样月龄的幼蟹个体可相差几十倍。它们往往因缺乏食物而自相残食,特别在幼蟹蜕壳后,极易被未蜕壳的幼蟹残杀,致使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大大下降。如直接将它们放入成蟹[稻田养蟹: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惠互利。]池,当年又无法上市,更易被成蟹残食。为提高其成活率,需要用专门的池塘,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生物学(Biology)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特点,提供其生长、蜕壳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饵料,培养成规格整齐、大小合适、成活率高的一龄蟹种。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