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5年,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的价格很是喜人,可是随着这几年大家盲目的追求产量,造成的问题[问题,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也很突出。
2015年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出现的问题
我所介绍的主要是在兴化当地周边的养殖环境,可能跟别处的管理方法不一样。
首先,针对这方面咱们先从造成放苗后上岸、钻泥、死蟹的基本原因来找。过度的药残留对苗种的伤害很明显,特别是在早春季节,咱们把苗放在环境沟里面的时候,水很浅,天气的突变这些对苗种上岸、钻泥、死蟹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造成吃料差的基本原因主要是这几年螃蟹养殖户盲目的追求高产(特别是兴化当地)。不断的加大河蟹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但是后续的**没有做到位,造成螃蟹持续处于暗缺氧的状态,尤其还出现了水瘪子(今年影响到整个兴化当地螃蟹市场的一个[《一个》是韩寒自任主编推出电子读物,2012年6月11日在腾讯网上线。]大的问题)。
第三、针对水瘪子这一块,通过不断的走访,了解到各个专家所说的,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苗种,第二是天气,第三是寄生虫,第四是药残。
①苗种:因为现在蟹苗和成蟹养殖是分开的,这样就出现了有些育蟹的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就节省了蟹苗的补充,这方面影响很大。
②天气:造成了这两年螃蟹的品质不断的下降,今年因为天气各方面都赶在一起了,体现出的问题还是很多。
③寄生虫:养殖户对它的的重视程度不应该是不够,我个人认为是重视得太重了。
④药残:随着这几年各个厂家搞些直营店和直营销售模式,他们在市场上大量的招聘了刚毕业的大学生,没经过系统的培训,就投放到市场了。大学生为了追求个人的销售业绩,会盲目的让养殖户用药,这样一来药残的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今年水瘪子,有些专家说是弧菌感染,有些专家说是单胞菌,还有些人说是药残,可是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实的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说,针对河蟹的养殖,特别是这两年,真正正正的要对体质和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培养这一块下一些心思了。
2015年河蟹养殖的结果
针对2015年河蟹的养殖结果,咱们分三个小项来和大家交流。
第一,成本增加;第二规格小,产量低;第三、全国特别是兴化地区水瘪子多(比往年多)成活率低,特别是头两天针对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有个客户说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几千亩地,一遇到水瘪子,颗粒无收。
为什么说成本增加呢?随着2014年螃蟹市场的需求,它偏重于中小规格的河蟹好卖,所以造成了广大养殖户(有些是自己的愿望,有些是某些人的煽动)为了增加产量,盲目的增加了亩放苗量。可是它的后续**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说增氧和定期的对体质的培养这一块认识度还是不够的,造成了今年螃蟹的规格小,产量虽然出来了,但是它的销售价格没有上去,从而造成了大的投入,有一部分人有小的回报,而有部分人甚至是血本无归。
这上面又提到了水瘪子,我个人认为还是环境出了大问题。如果是从事一线螃蟹养殖的都会发现,凡是水瘪子在头发病之前必然会有一个前兆,比如食线会慢慢的空下来,肠道前端的位置会发红,甚至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会发黑,暗淡无光,没有活力。所以说人为的加大密度,加之池塘里面的水草等各方面的结构又出了大的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比如你一亩地放700只和放1000只螃蟹,水草的种植量和株距是有区别的,所以说你加大了投放量,又没有及时的装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和罗氏风机这些问题就来了,甚至你装了不会使用,这些事情也会出现。比如说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吧,河蟹塘本身pH很不好管理,特别是在藻类旺盛的时候,如果说一旦是在晴天pH会急剧的升高,造成螃蟹对水体的反应和耐受度会有影响。到*天的时候,水草又对水体带来负面的影响,它会大量的消耗水体的养分,可是它的光合作用又不会很强,这样就又出现了溶氧低的问题。
影响河蟹养殖结果的因素
①池塘结构(决定了你的放养密度):这方面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塘的建设(兴化当基本有环形沟的模式,在别处还有平滩的养殖模式):为了合理的增加放养密度,那么对塘的结构还需要一些改变。不光要建设环沟,还建议大家搞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几道沟,沟距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一般沟深在0.8m左右,宽度在1.5m左右是最合理的。
②水质:因为螃蟹养殖不同于别的品种的养殖,它对水质的要求也是比较怪的。因为它里面种植了大量的水草,水草又需要光合作用,所有说对水质的透明度的要求是很重要的。河蟹塘的水质管理,又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管理方法,就是从他的养殖的时间段来区分保证河蟹在优良的环境下生长,这样一来既能增加螃蟹的品质还能降低投入的成本。
有些养殖户说,清水养大蟹,就是说他全年要要求他水的透明度清澈见底,而针对这方面,我通过这几年的观察,我的建议,在6月份之前最好还是要把水调节到一定的肥度。因为今年在盱眙丁老板家的一个塘口有一个直观的结果(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他是两种管理模式并驾齐驱,一起来操作的。在10月底出螃蟹的时候,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先期把水调到30公分透明度的管理模式,全年下来老头蟹的出产量是很低的,而从全程开始要求高的透明度的管理模式,造成到抓蟹的时候老头蟹出的比较多。
所以说水质稳定只是一个大的方向,而真正能服务河蟹养殖的是需要一个很大的功底,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早期的时候对水质的培养、底肥的供给这一块一定要做到位。
再比如,说一个宿迁的例子,宿迁的黄墩镇,有一个施老板,他们进水的办法是,在6月初,大量的投放螺丝,水很快就会清爽起来,这也是一个办法,这样既给螃蟹提供了天然饵料,还减少了对水体用药的成本。
一提到水质,凡是从事河蟹养殖的都会知道,在5、6月份最头疼的是什么?就是水体的小白虫,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不断的寻求一些神药来处理这个问题。因为不处理的话,水混起来以后,它的水草就会糜烂甚至阻断了光源,草长不好。一旦草长不好,就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所以针对这个方面,我个人给大家提个小小的建议,有人感兴趣可以尝试的试一下。针对水体枝角类,我的看法最好还是投放能利用枝角类的鱼体来把它吃掉,而不是人为的用药把它**。大家也知道,杀小白虫是很头疼的,剂量小了是无效,剂量大了必然会对螃蟹有一定的影响(关于剂量大真正对螃蟹有没有影响,估计今年会有一部分养殖户会反思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花白鲢能吃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家都知道它的好处。可是据我走访,针对蟹塘里面投放花白鲢的量都是不怎么科学的,会有一些养殖户说我一旦花白鲢放多了,我的鲢子鱼长不大,最后不值钱。其实我认为鲢子鱼在蟹塘里面只是帮助我们做到清洁水质的作用,所以说最终它能产生多大价值,这块可以了了不计,水质好了,螃蟹的品质上来了,单个的重量上来了,螃蟹的身体健康,螃蟹的价格自然会上升,我感觉这远远比咱们杀虫要好得多。
这几年四川有一个水产前辈提出了一个零调水理念,所说的也是要利用投放鱼类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不是说咱们投放了花白鲢以后就能保证水体中的小白虫不爆发,而是会相应的减少发病次数。这几年,就是说一个常识性的说法吧,鸭嘴鲟,它以浮游动物和大型藻类为主食,也吃一些有机碎屑,咱们如果感觉胖头鱼的价格很低的话,可以尝试的放一下,我个人建议一亩地放30尾左右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到年底的时候会有一个不错的回报。
③苗种选择:大家也知道,蟹苗有本地苗,有自育苗,有外购苗。我个人建议,在选择苗种这块千千万万要注意,尽量不要远途运输。蟹苗大家也知道经过远途运输会对成活率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自己没有好的辨别度的话,建议可以找一些专家、请一些师傅给你把把关。对苗种这一块千千万万要注意,这关系到咱们一年的收成和最后的成败。
④营养:营养这一块,在14年的时候,我在上海遇到了咱们的2个专家,一个是山东的岳寿松教授,一个是江苏的叶元土博士,他们所说的一个就是针对国内对饲料配方的研发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和巅峰,国内大型的饲料厂,相比之下它的饲料品质应该是相差无几的。
这几年这些咱们的水产前辈们在搞什么呢?就是微生物对饲料的应用,这可能是未来这几年,不管是水产养殖还是陆地畜禽养殖的必然思路。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增强养殖品种的体质,这一块咱们国内这些大的饲料企业和微生物厂家和研究院都在这方面在不断的创新和研发过程当中。不同品牌的发酵饲料应运而生,针对目前来说,他必然会对养殖户来说是带来了很大的一个福音,既降低了饲料的应用成本,还增加了它的能量转化,增强了养殖品种的体质,这方面现在做得如火如荼。
⑤水草:它既保障了蜕壳、溶氧又能在高温的时候给河蟹提供栖息场所。合理的种植水草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必经之路。
这几年,蟹农们在高温季节很头疼的就是水草。水草一旦疯长,如果不及时打头,一旦造成腐烂,问题就会接踵而来,甚至水草种植的配比不合理,也会出现一些影响河蟹的品质和产量,所以针对这方面它也是一个矛盾体。我今年在10月份拜访了一个江苏省水产界的一个前辈,就是蒲建国老师,有幸在那里领略到了一种新的河蟹养殖模式。他这个新的养殖模式与以往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它利用了水稻,这个水稻和普通的水稻是远远不同的,它的株高能达到1.8m,经过合理的种植,它会帮养殖户减少了在高温季节打草头和水草长不好等问题,特别还有一点它充分利用了蟹塘里面的肥源,增加了附加值。这方面有志之士可以尝试的试一下,这个效还是不错的,下面我给大家发几张图片,这是来源于蒲建国老师,感谢他对河蟹养殖、水产养殖的一个支持。
通过蒲老师带我们到现场去参观,发现一个很直观的问题,他蟹塘的水很清爽,特别是他的螃蟹很洁净。针对这方面我感觉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思路,不过它的一个新的模式的出来必然会有它相应的一个弊端。这个弊端是什么呢?它在全程过程当中考虑到肥水问题,因为它把水体过多的肥源利用掉以后,水一直很瘦的,所以这一块,在2016年当中会有一个相应的调整。
⑥增氧:这里面说词也是不少。特别是现在,我发现装底增氧的人越来越多,而底增氧也出现了一个很致关的问题,一旦你的气石放的位置不对,会把水搅浑,一旦水发浑对水草就有一定的伤害,这一块我建议大家还是罗氏风机要配合水车式增氧机一起来用。特别罗氏风机的底增氧我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的开,比如说在*雨天的上午可以适量的开一下,正常的时候夜里在凌晨的两三点钟到天亮这段时间可以开。而白天我还是建议大家开水车式增氧机,因为开水车式增氧机有两个好处(咱们直白点,我个人对这方面的理解只有这么多)通过咱们对水流速的控制,会有效的抑制蓝藻的生成。特别它不会把水搅浑,这样一来对我们的养殖的品种有一个很好的帮助,既保护了水草,又给河蟹提供了一个溶氧充足的环境,这块可以适当的综合利用一下。咱们要想河蟹增加产量,这个溶氧的问题现在也是一个很大的议题了,如果你一亩地放300-500只,肯定不用考虑缺氧的问题。如果按正常来说,现在放苗,在兴化放苗密度还不是很大,在苏南放养密度很大的时候,如果没有人为增氧的帮助的话,这个问题也是很大的。
2015年河蟹养殖高产高效的几个案例
下面给大家拿出几个案例来,可以参照一下,反正是很直白。
这几年螃蟹养殖,大家为了追求高产、高利润、小塘改大塘,大塘改小塘,在不断的徘徊当中。所以说每一种模式都会有成功的人士,都会有一些带头人,每一种模式必然都会有失败者,失败在于哪里呢?这又和个人的能力、放养密度、环境和水源有很大的关系。
来源:水产前沿(微信号:fishfirst)
作者:周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