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鲟淀粉卵甲藻病处理一例


广东佛山南海区西樵镇儒溪江边村一匙吻鲟[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及“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养殖池塘,水面面积4亩,水深2米,配备4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1.5kW的水车(见图1)。

2016年8月31日,使用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1.5kg、石灰120kg、茶麸150kg清塘消毒。

9月3日,过塘2.3万尾匙吻鲟到此塘,平均规格250g/尾。过塘前一星期匙吻鲟有“跳水”、不吃料现象,少见游水[游水是汉语词汇,拼音yóu shuǐ,出自《管子·轻重甲》。];过塘后开始大量游水且不吃料,鱼体逐渐消瘦,却未见“跳水”。

至9月13日,每天死鱼20尾,且基本为2015年鱼种(见图2)。检查鱼体体表、鳃部寄生大量淀粉[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卵甲藻[甲藻是指具有双鞭毛的单细胞集合群植物,形状不定。](见图3、图4),鱼体肌肉白浊,肝脏发黄肿大,胆囊充盈,肠胃壁充血(见图5)。

9月13日,下午[下午,xià wǔ,与上午相对,从正午十二点到半夜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6点使用硫酸铜3kg。

9月14日,游水数量有所减少。

9月15日,上午[上午一般指是早上八点到十二点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8点使用硫酸铜4.5kg,下午游水数量明显减少,且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是指经过一定的变动之后回到以前的状态或者水平。]吃料5-6斤/餐。

9月16日,上午仅见几尾瘦弱的旧鱼(2015年鱼种)游水,使用“碧水安”7.5kg解毒,上午喂料[喂料,给牲口喂饲料-weiliao]20斤、下午喂料20斤。检测水质指标:氨氮0.4mg/L、**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0.1mg/L、pH值7.6;鱼体消瘦,口腔、鳍条轻微溃烂,肌肉白浊,肝脏发黄肿大且黑色素沉积,胆囊充盈,肠胃壁充血,体表、鳃部感染少量淀粉卵甲藻(见图6)。

9月17日,上午8点使用硫酸铜6.5kg。仅见个别鱼游水,上午喂料30斤、下午喂料40斤,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9月18日,上午8点使用“碧水安”7.5kg解毒,上午喂料40斤、下午喂料40斤,未发现游水现象,镜检鱼体无淀粉卵甲藻。

9月19日,上午喂料40斤、下午喂料40斤。

9月20日,上午喂料40斤、下午喂料40斤,吃料基本恢复正常,但吃料速度较慢。检测水质指标:氨氮无、**酸盐0.4mg/L、pH值7.6。

分析:1、淀粉卵甲藻病流行于7-10月份;8-9月份,水温超过30℃时高发,是目前珠三角地区养殖匙吻鲟高温期的重要病害。水变、缺氧、**酸盐中毒后极易暴发该病,水质差、用药**等加重死亡。

2、搬鱼过塘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处理淀粉卵甲藻病的方法,通过增氧解毒、改善水体环境等也可有效控制死亡量,但无法彻底杀灭淀粉卵甲藻。匙吻鲟对重金属类药物敏感,故本病例中采用从低剂量往高剂量增加硫酸铜用量的方案进行处理,能有效杀灭淀粉卵甲藻。(利洋水产药店西樵店林福森洪才笔提供2016.09.22)

图1池塘基本情况

图2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死亡的鱼

图3发病鱼鳃部寄生大量淀粉卵甲藻

图4显微镜下的淀粉卵甲藻

图5解剖发病鱼内部**症状

图640X显微镜下观察发病鱼鳃部寄生少量淀粉卵甲藻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