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行情影响,今年全国各地的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密度普遍增加20%以上,大部分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开始主种或者全部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再加上气象专家预测今年为“厄尓尼诺”现象即高温天气,无疑在今年“双高”的大环境下,河蟹养殖难度将大大提高。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作为河蟹养殖池塘生态循环中最重要因子,它的管理将成为今年河蟹养殖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这样说,今年河蟹的养殖成败将取决于水草的管理技术。那么在今年“双高”的养殖环境下,我们该如何选择及科学管理自己塘中的水草呢?

  一、前期水草布局:

  由于江苏地区受**带季风气候影响,全年以东南风为主,所以水草种植为东西走向为宜。因为这样种植能保证水体流动性,均衡池塘的溶氧。水草种植也不是越密越好,种植过密的话,草与草相互交错,一棵草漂带动周边草跟着上漂,如此连锁下去,势必将形成大面积漂草,建议:滩上种植伊乐藻以2.5米*2.5米为宜,种3行,留6米宽航道方便喂食和撑船。水草具体种植如下图:

  二、水位控制:

  大家都知道,河蟹塘口水位的高低,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水草的长势以及水草根部的扎根能力。特别是在河蟹的前期养殖过程中,水草会随着塘口的水位往上长,水位太高的话,水草会把所有的营养集中在茎叶上面,草根就会细小而不发达,高温一出现就会很容易拔地漂浮。建议河蟹塘口全年的水位控制如下:

江苏地区河蟹池塘水草(伊乐藻)管理方法

三、提高水草活力,不挂脏

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伊乐藻活力下降会导致自身净化能力下降,从而产生“草锈”现象,通过镜检,“草锈”一般由纤毛虫、矿物盐结晶体、附生藻类、生物菌团、大分子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

等构成。这些附着物遮挡光照,抑制伊乐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引起伊乐藻萎缩和腐烂。

  我们建议,水草生长

[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过程中定期使用

[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

“水博士”补充维生素B,促进水草生长,提高水草的自净能力。

  四、控制水草生长

  蟹草肥B——专业控草

  蟹草肥B作用:

  1、促进根系生长,长白根,延长黄根作用时间

  2、激活嫩芽生长,快速暴芽

  3、缩短茎的生长速度,抑制水草疯长

  蟹草肥B的使用方法:

  1、水草20cm时开始使用

  2、水草疯长后,先打头然后再使用,快速提高水草活力,减缓水草生长速度,有效防止后期“草漂”

  使用方案:四月份底开始使用,10天左右使用一次,全年使用3-4次。

使用2次后的效果图

同一个塘口分成一半使用产生的差距

全年使用后的区别

五、增加底部溶氧,预防草根腐烂

当水温达到30℃时,伊乐藻会进入休眠期,这时候的池塘底部出现缺氧时,伊乐藻的根部就会出现腐烂,上漂现象,接而导致河蟹缺氧上岸,严重时出现大量死亡。

  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全效底改”**底部有机质,增加底部溶氧,预防草根缺氧腐烂。

六、提前预防,防止吃草虫

对于水草来说,除了改善环境,增强其生长必需营养外,还需要防止其天敌。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草最大的天敌就是吃草虫了。最为常见的吃草虫为毛蠓幼虫,该虫一般在4—5月出现,早者在3月就有发现了。如果吃草虫大量爆发,最快会在2天内把水草吃光,危害相当大。

  养殖过程中,提前使用“全效底改”改良底部环境,抑制虫卵,切断食物来源,这是最好的方式。一旦出现,尽早选用对河蟹无害的杀虫药处理,避免其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总而言之:底好!水好!草才能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