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容桂马岗村一杂交笋壳鱼养殖池塘,面积3.5亩,水深1.6米,配备2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2台1.5kW水车增氧机和1台2.2kW气泵增氧机(图1)。2017年6月8日购买规格7朝鱼苗(规格1700尾/斤),共放苗10万尾,气温[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air temperature)。]30.5-34℃,全程投喂冰冻丰年虫[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盐水虾等多种名称。]。
放苗第2天开始有鱼零星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气温31℃左右。
6月13日,多云转晴,气温30-32℃,发现死鱼30多尾。
6月14日,雨转多云,气温28-29℃,死亡30多尾,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聚维酮碘。
6月15日,晴天,气温30-33℃,死亡20多尾,数量有所减少。
6月15日-19日,*雨,气温26-30℃,死亡数量稳定在20多尾,内服“菌炎好迪”(1包/40斤丰年虫)+“氟多力”(1包/80斤丰年虫)+“肝胆易康”(1包/150斤丰年虫)。
6月20日,*雨转晴,气温27-30℃,死鱼突然增加到200多尾,大量“黑身”或“黄身”的鱼上浮、停在水面不动(“定身”),无力游动(图2、3),泼洒增氧解毒和抗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药物。
6月21日-22日,晴天,气温28-30℃,死亡量上升,继续泼洒增氧解毒和抗应激药物,死亡数量超过1000尾。
6月23日,晴,气温30-32℃,泼洒含“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成分的消毒药(3亩/瓶)。
6月24日,晴转雨,气温30-31℃,死亡数量超过5000尾。
6月25日,晴天,气温31-32℃,死亡量增加。
6月26日-30日,每天死亡保持在7000-10000尾。
6月27日取发病鱼送利洋公司研究所检测,诊断过程见每周一例【病例425】,确诊是**性神经坏死**病。客户放弃治疗。
7月24日过塘,只剩下4000多尾,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约96%。
分析:1、本地区今年笋壳鱼鱼苗的神经坏死**病与往年相比,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死亡率也比往年提高,一般放苗后即开始发病,可能与拉网操作、运输等应激有关。暴雨后发病率和死亡量也会增加。
2、笋壳鱼的神经坏死**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从本病例和其它处理的病例看,消毒剂等**性较大的药物可能会增加死亡,发病后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处理,才能减少死亡。(利洋水产药店勒流店卢稀提供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