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常见病爱德华氏菌病防治

病原  福建爱得华氏菌、迟钝爱德华氏菌

  症状  此病分为肝脏[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型(化脓性肝炎病)和肾脏型(化脓性造血组织炎)两种。肝脏型主要表现在鳗鱼前腹部(即肝脏部位)肿大、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或出血,腹壁肌肉坏死,皮肤软化。严重时前腹部穿孔,肝脏露出。解剖后可见肝脏肿大,有白色脓溃疡灶。肾脏型主要表现为*门红肿突出,*门前的肾脏部位肿大,肌肉坏死,皮肤充血,挤压腹部有腥臭的脓血流出。解剖可见脾脏、肾脏肿大,有小脓溃疡灶。有的病鳗肝肾都有明显症状。此时,病鳗往往鳍条充血,可见胃肠肿胀或轻度充血。

  流行情况  从白仔到成鳗均可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白仔投喂水蚯蚓一周左右最易发生急性流行,引起大批死亡;流行地域广,全国各养鳗地区均有发生;露天池中从春季到秋季均有发生,夏季水温30℃左右时最为流行,温室养鳗无明显季节性,终年均可发生。

  防治措施   
  (1)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白仔期间投喂水蚯蚓经过清洗和10ppm"溴氯海因[人物简介:海因,当代著名诗人、收藏家、艺术评论家。]"消毒,可预防此病发生;
  (2)因为到发病后期病鳗已不摄食,所以应及早发现并治疗。治疗应根据发病鱼的情况和水环境情况选择药物:白仔鳗发病选用**性小、消毒力强的"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使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成0.1ppm~0.2ppm,隔天再泼一次;并在投喂的饵料中拌入"解毒保肝散[方剂名称保肝散药物组成当归1钱,川芎1钱,枸杞1钱,苍术(米泔制)1钱,白术(去芦)1钱,密蒙花1钱,羌活1钱,天麻1钱,薄荷1钱,柴胡1钱,藁本1钱,石膏1钱,木贼1钱,连翘1钱,细辛1钱,桔梗1钱,防风1钱,荆芥1钱,栀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钱。]"(按饲料量0.5%添加)+"鱼康宝"2号(按饲料量1%添加)投喂,连喂5天;成鳗池发病选用不受有机物干扰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1ppm~0.3ppm或"百毒净"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3ppm,隔天再泼一次,并在投喂的饵料中拌入"解毒保肝散"(0.5%)+"鱼康宝"2号(1%)投喂,连喂5天。
  (3)发病严重时,病鳗已不摄食,可用"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1ppm~0.3ppm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1ppm~0.3ppm或"百毒净"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3ppm,隔天再泼一次进行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