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来,江苏地区进入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天气,38℃的室外高温,使人难以忍受,塘中河蟹更是频频出现异常。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更是养殖户每天反映的问题。
1、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缺乏的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
前期管理不善,导致水草早早就被破坏殆尽,很多死亡的伊乐藻更是腐烂于水底,水中藻相变差,白天高温,水中溶氧溶解度低,夜间[夜间是个词。]耗氧严重[严重又名严立三(1892-1944),湖北麻城人。],导致缺氧,河蟹以及青虾上岸。
建议处理方案:施用“分解底改”,傍晚施撒“底加氧”,可以与饲料拌起来一起撒,夜间至凌晨,有优质水源[水源是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的可以加水,增加水体流动,也起到降温的功效。夜间出现缺氧严重的塘口可以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氧”进行急救工作。
2、水草过多的塘口
塘口由于水草过多,白天温度过高,水中溶氧饱和度低,加上水底不流动,夜间水草、生物以及其他残饵、粪便等有机质耗氧过多,夜间乃至更早时间,水中缺氧严重,河蟹严重“上草”、上岸。
建议处理方案:割去部分水草,降低水草覆盖度,加快水体流动;傍晚施撒“底加氧”,可以与饲料拌起来一起撒,夜间至凌晨,有优质水源的可以加水,增加水体流动,也起到降温的功效。夜间出现缺氧严重的塘口可以泼洒“生态氧”进行急救。
3、杀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的塘口
最近许多塘口反映杀蓝藻后造成严重缺氧,目前很多蟹塘蓝藻暴发严重,由于塘口自身的管理不善,加上外河水源就存有蓝藻,不便换水,很多养殖户采用杀蓝藻(药粉用水搅拌泼洒塘中)方式进行处理。现在很多养殖户还在使用如“青霉素”“硫酸锌[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别名皓矾。]”等杀灭药物,后期处理不善导致河蟹严重缺氧中毒等情况的发生。高温期间,塘中本身溶氧就很低,加上蓝藻死亡后,夜间耗氧严重,以及毒素的产生加重了河蟹的损伤。
建议处理方案:出现此类情况很多养殖户是在第二天清晨电话求助,故得加紧急救工作,全池泼洒“生态氧”+“抗应激灵”+“解毒护水宝”。外有优质水源条件的塘口,夜间加注新水。连续2天全池泼洒“生态氧”+“抗应激灵”,进行河蟹体质恢复。3天后可以适当补充“蛋白核小球藻”+“利生素”进行塘中藻菌补充。
1.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2.作者:曹福余等
3.微信号: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