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技术之鳃霉病防治方法


一、病原

血鳃霉。

二、症状

病鳗体弱,不摄食,鳃黏液[黏液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及上皮增生,常附有脏物,严重时鳃丝苍白溃烂,导致病鳗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轻压鳃部,流出带脏物的血色黏液,鳃小瓣外观常红白相间。本病常伴有胸鳍、臀鳍充血,肝、肾脏肿大。

三、流行与危害

该病在各种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鳗鲡均可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与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一样,主要在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期发生,流行高峰季节[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为1~3月,一般水温20℃以下时发生,往往呈急**[急**(jí xìng bìng),指发病急剧、病情变化很快、症状较重的疾病,例如霍乱、急性阑尾炎等,也比喻不顾客观实际、急于求成的毛病,短期、迅速性。],1~2天会大量死亡。

四、预防与治疗

在流行季节保持养殖水温在20℃以上,及时治疗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及细菌引起的鳃创伤。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