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的危害及原因分析与处理办法介绍


  一、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的形式与危害

  蓝藻(水华)大量出现时,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漂游,当与某些悬浮物[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富集,对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水产品生产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中个别种不但**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会产生生物毒素——蓝藻素。蓝藻素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或者即使数量少,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直至危害人体。

  二、蓝藻产生的原因

  受其它藻种的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暴发,汉语词汇。],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有机磷[有机磷农药可因食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而中毒小儿中毒原因多为: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食物(包括瓜果蔬菜*品粮食以及被毒死的禽畜水产品等);误用沾染农药的玩具或农药容器;不恰当地使用有机磷农药杀灭蚊蝇虱蚤臭虫蟑螂及治疗皮肤病和驱虫;母亲在使用农药后未认真洗手即换衣服而给婴儿哺*;用包装有机磷农药的塑料袋做尿垫或用喷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头砂土填充"土包裤"代替尿垫等;儿童亦可由于在喷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地附近玩耍引起吸入中毒...]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治理蓝藻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除去有机磷。

  三、蓝藻暴发的处理

  首先,全池泼洒沸石粉10公斤/亩,使之絮凝蓝藻;第二,间隔3—4小时后全池泼洒溶藻芽孢杆菌(侧孢芽杆菌),用量为500克/亩。注意使用微生物制剂过程中必须防止蟹池缺氧,天气闷热时不应使用,而使用时则应开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第三,平衡氮磷比例,通过泼洒无机磷改变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抑制蓝藻生长,从而改善蓝藻过度繁殖的状况。(兴化市[兴化市位于江苏省长江北岸里下河地区腹部,东与东台、大丰为界,南与江都、姜堰毗接,西与高邮、宝应接壤,北与盐城隔河相望。]安丰镇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 刘安华)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