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改善。秋季水质管理尤为重要,应及时使用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避开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期。一方面补施生石灰,一般20-30天每亩每米[每米,等于米的倒数,是波数(波长的倒数)单位和屈光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单位。]水深用10kg,全池均匀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另一方面补施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钙,无机化合物,是无色三斜片状、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动物及畜禽养殖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用作膨松剂、面团调节剂、缓冲剂、营养增补剂、*化剂、稳定剂等品质改良剂。],每亩每米水深用2-3kg一次[“有一次……”童话总是这么开头的。],促进水体物质微循环良性转化和河蟹蜕壳必须物磷、钙的吸收利用。
二是水位调节。当蟹池水温逐渐下降并稳定在28℃以下时,及时调整水位,平均水深掌握在1-1.2m。注排水应比夏季增强,一般3-5天注排水一次。
三是饵料投喂。应根据气温变化和河蟹长势适时投喂动物性饵料,既不能过早开荤,又不能延误时机。过早则易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部分蟹最后一次蜕壳结束后规格小,甚至少部分在10月发生死亡。同时温度过高,易腐坏水质,而影响正常生长和诱发疾病。过晚则可能仅蜕壳一次,造成上市规格受限,而且增重量有所下降。
四是病害防治。1.黑鳃病[黑鳃病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轻时河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鳃呈暗灰色或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先用二溴海因0.2mg/kg泼洒,3天后泼洒光合细菌或其他生物制剂。2.烂肢病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门红肿,严重时拒食,无法蜕壳而死亡。连续用二溴海因0.3mg/kg泼洒2次。3.纤毛虫病由于水质过肥老化,长期不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步足、甲壳等有棕色或微**细毛。需大量换水,并全池用纤虫净[纤虫净是水体改良剂,通过改良养殖水体的生物 环境,促进虾、蟹脱壳生长同时本品对蟹塘清苔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对水草无**影响。]0.1mg/kg泼洒,一周后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