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大水虾开始到2017年冬棚虾,江门市大鳌地区对虾养殖成功率

[成功率,读音chéng gōng lǜ,汉语词语,指获得成功的概率、比例。]

明显高于往年,利洋客户的成功率更是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利洋公司在近几年的服务中,一直坚持“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预防”及“增氧增产”理念的推广,并且利洋虾苗100%不携带**,不曾用抗生素,每一批虾苗都经过严格检测。许多客户对利洋虾苗质量的稳定性都赞不绝口,在东风村有一客户,连续养殖6批利洋虾苗都获得了成功,一年半创造了80万的利润。现通过对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分享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广东江门大鳌地区对虾养殖成功关键点

一、低密度放苗,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大鳌地区绝大多数池塘的增氧能力较弱,虽然近两年部分客户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点,加大了增氧能力,但相比1.5kW/亩的增氧功率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养殖模式,我们提出了适当降低一代苗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在正确的引导下,大水虾由以前的4-5万/亩降到现在2-3万/亩,冬棚虾由5-7万/亩降到3-4.5万/亩,间接提高了池塘溶氧量,保证了养殖成功率和大规格对虾的上市,产量不减还提升了经济效益。

二、深水位放苗,保障前期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以前大家对气泡病的认识不足,放苗时水深普遍在80-100公分,导致很多池塘的虾在“埋罾”(上料台)前后突然暴发偷死,死亡率达到80%,甚至有些客户连养几批都会这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通过对气泡病危害和防治的推广,大家对气泡病的认识有了较大提升,意识到“埋罾”前后发病多数是气泡病诱发引起,所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加深养殖水位。多数客户放苗时水深能达到1.3米以上,从而降低了气泡病的暴发几率,有效提高了前期的成活率。

三、强增氧,提高产量

近年来水质环境变差,加之放养一代苗对水质(尤其是溶解氧)的要求较高,许多养殖户朋友很难达到高产的增氧能力。近两年,通过对“增氧增产”理念的推广,许多客户的增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增氧功率从以前0.5-0.75kW/亩提高到现在1-1.5kW/亩。我们还经常提醒客户注重补碳、补菌,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同时配合使用“氧速保”、“底加氧”等,达到爽水、增氧、抑菌防病的效果。

2017年冬棚,我们将继续推广“可控生态养虾技术”理念,落实“低密度、深水位、强增氧”关键点,不断总结和完善,为大鳌的水产事业贡献一份力,为我们的客户不断创造价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