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东西湖区域养殖模式以青鳊鲫养殖为主,青鱼[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密度400-600,鳊鱼密度800-1200,鲫鱼密度400-600,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大混养模式效益高!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养殖密度逐年加大,疾病也愈发增多,鳊鱼疾病相对容易治疗,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抗生素就可治疗;而青鱼的疾病一直是养户和各大公司最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养殖中后期,发病机理复杂,潜伏期长,一旦发病根本难以治疗,青鱼的效益也是决定整个养殖模式的关键,因此基于青鱼成活率问题,海大集团组织[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专门项目组进行攻关,从青鱼肝脏[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及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的组织形态上判断青鱼健康程度,希望找到青鱼最终的发病原因。
基于对鱼体肝脏及肠道问题的探索以及2016年苗种价格昂贵的现状,苗种的成活率又是养户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苗种的体质则能反应目前市场上苗种的普遍情况,海大技术员本着为客户着想,3月底到4月上旬在东西湖市场进行了鱼体体质普查工作,其中涉及品种有青鱼,草鱼和鳊鱼,共调研26个样本数,其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三个品种中都有问题,其中以青鱼为最严重,肝脏异常比例占63%,肠道异常比例占81%,青鱼体质问题不容小觑,因此青鱼内服保肝护肠工作迫在眉睫!
一、肝肠[肝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āncháng,是指肝和肠,比喻人的某种心绪。]利健在青鱼上效果表达
基于市场鱼体体质调研后,部分客户开始使用肝肠利健进行保肝护肠工作,本文结合四个养户12个样品的内服结果进行全面阐释肝肠利健在早期青鱼保肝的作用。
1.1、基本信息及肝脏问题剖析
备注:A-陈老板;B-汤老板1;C-汤老板2;D-熊老板;大写字母代表内服前,小写字母代表内服后的对应的客户(下文内服后以小写字母编号,由于汤老板2内服后打样未达到,所以未有结果);
内服前抽取的12个样品中有8个肝脏发黄的,说明该阶段青鱼病态肝脏主要以黄肝为主,引起原因推测可能是:(1)苗种期投喂量过大造成青鱼代谢障碍,造成鱼体血清的总胆红色素含量升高,随着血清总胆红色素含量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鱼体肝脏发黄和鱼体发黄;(2)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侵入,即前期随着水温升高细菌等病原菌开始繁殖,而此时肠道恢复较慢,病原菌会随着肠道进入肝脏而损伤肝脏或是造成血液红细胞溶血而形成肝脏储血能力下降而引起肝脏的病变[病变,是指病理变化。]。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早期青鱼肝脏的问题主要源于苗种期投喂过量和前期肠道机能下降导致病原菌侵入肝脏进行破坏活动。因此上述4位客户进行肝肠利健内服,通过肝肠利健的作用修复肝细胞[肝脏是由肝细胞组成,肝细胞极小,肉眼看不到,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储血能力及提高肝脏细胞活力,内服时间从3月29日开始,截止4月4日,周期为5天,使用剂量3000斤鱼/包。
1.2、内服前后肝脏表观变化(图1)
内服前打样发现大多数肝脏出现发黄症状,说明肝脏开始发生病变,而进行肝肠利健内服一个疗程后同塘继续抽样,发现绝大部分的肝脏颜色变得暗红,甚至是鲜红,肝脏颜色有较明显的改观,从肝脏外观可以初步判读出肝脏组织开始修复。
1.3、内服前后肝脏组织结构变化(图2)
内服前不正常的肝脏组织结构主要表现表现**静脉数量减少,肝血窦分布丰度减少,肝脏的储血能力明显下降;多数肝细胞水泡变性,肿大,但细胞膜完整性良好,此病变仍属于可逆**变范围内;
内服后66%样品肝脏组织功能正常,剩下不正常的肝血窦分布丰度增多,腔隙扩张,且逐渐具备正常的储血功能,**静脉的储血量上升,储血功能变强;肝细胞出现水泡变性的比例由内服前的大多数转化为内服后的少量,说明肝细胞被激活,开始修复,再进行继续内服会效果更佳。
1.4、鱼体规格大小与肝脏修复能力关系
从内服后组织切片来看,特别是b1-d2规格在100克以下的修复结果最好,较同塘之前的相当规格对比,这类鱼的规格修复能力最好(这个需要更多数据支持),因此可以初步推断鱼体在规格小的时候,肝脏修复能力最强,即内服要趁早!内服越早就越容易修复不正常的肝脏。
1.5、肝脏肠道切片整体分析
1.5.1)内服前组织切片分析
从12个样品的切片分析果看,其中A-1、B-2、C-3号样品可认定正常肝组织范围。其余的样品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储血功能弱化、水泡变性等病变,正常肝脏占比只占33%;除D-2号样品肝脏发生炎症以外(推测有可能为肠道引起的细菌侵入造成),其余的有病变的肝组织样品均属于常见的肝脏健康问题,病变多属于可逆性的,如果配合功能型内服产品如肝肠利健(沉水型),可以在7-10天内服疗程快速修复肝脏组织,提升肝组织生理机能。
1.5.2)内服后组织切片分析
从切片分析结果看,正常的肝组织占5/8,占63%,与内服前相比,这说明肝组织正在持续改善,d-2,d-3样品中还可观察到肝脏血管白细胞增多的现象(白细胞像机体卫士,能保护鱼体免受病原感染),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鱼体抗感染能力的增强,但由于部位肝组织中肝细胞水泡变性的病变还未完全修复,因此针对当前阶段青鱼一个内服疗程后,可以考虑增加内服疗程进行效果巩固。
1.5.3)内服后肠道切片分析
青鱼肠道组织存在一定病变,比例高达75%,主要集中在肠绒毛[肠绒毛是位于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隆起的指状突起,具有吸收养料的作用。]末端组织离散(如图3),这好比肠组织对外开了一个口子,如果受环境影响、水体病原数量较多且随附着的饲料进入鱼体中,即可引起继发性肠炎;另一方面,肠绒毛末端组织离散这与春季恢复性投喂后,肠组织在摄食后适应饲料消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病变,应引起警示,这种病变与并非肝源性因素引起的,但一旦出现上述病变,肠炎的发生率将会很高。因此,建议早期适当投制投喂量,同时配合肝肠利健增加*酸菌类如海联科3103等微生态菌产品的定期内服,以增强肠道酸性达到抑制外源入侵病原引起肠炎的目的。
二、引起青鱼肝脏的常见原因
笔者根据市场走访及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引起东西湖青鱼肝脏问题做全面的剖析,认为每年青鱼肝脏问题难以防控存在原因可能分为以下几点:
2.1、苗期培育的投喂问题
苗种培育一般在过了白露季节后,为了增加鱼体规格,开始进行大量的饲料投喂,苗期过量投喂会导致鱼体代谢障碍,造成肝功能受损,前期主要形成黄肝,这是引起青鱼肝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养户投放青鱼苗种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苗种培育转塘,二是外面购买苗种,专门养苗种出售的在白露后的过量投喂现象更加严重,所以在购买苗种的时候需要关注肝脏的健康情况。
2.2、药物使用问题
2.2.1)预防鳊鱼出血病药物使用
东西湖青鳊混养模式在每年6-7月份会爆发鳊鱼的出血病,市场上主流治法就是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如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进行控制,由于青鱼鳊鱼混合投喂,在治疗鳊鱼出血的同时一起将青鱼进行药物内服,因此这段时间大量抗生素的摄入,对青鱼的肝脏损伤较大,主要表象为白肝,花斑肝等形态的肝脏。
2.2.2)常规杀虫操作
每年的清明前后正是虫卵开始孵化快速生长的时期,为了能在全年养殖中将疾病控制在最低,养户往往选择这个阶段对池塘进行杀虫操作,一般杀虫两次,前后间隔7-10天,这个操作原本是合理的,但是目前养户普遍的习惯是杀虫后不解毒或是杀虫前没有预处理(先将鱼体保护起来),直接杀虫操作给鱼的肝脏造成了较大的损伤,而这个损失会积累到后面的养殖问题中去。
2.3、饲料投喂问题
东西湖青鳊模式中饲料投喂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问题,一是前期(3-5月份)投喂量不足,造成青鱼食物来源不足去摄食田螺,蚯蚓等底栖动物和其他污染物,造成肝脏负荷增加,特别是这些东西带有一些致病菌通过肠道(早期肠道机能萎缩)进入肝脏,造成肝脏轻微发炎;二是鳊鱼热水鱼后,开始攻青鱼规格(8月份开始),这个阶段饲料投喂量偏大,稍微不控制容易造成过量投喂,容易引起肝脏负荷大,加之前期一系列问题导致青鱼肝脏疾病的爆发。
2.4、越冬期的影响
从年前放苗到开始喂料,有长达3个月的时间停料,这段时间鱼体的肠道和肝脏等机能萎缩,特别是肠道功能,肠道的绒毛膜前段会受损,相当于有一个自然缺口,而早春池塘水温逐渐升高,细菌等病原菌开始繁殖,肠道的损伤会直接导致水产致病菌会通过肠道进入肝脏进行堆积,引发肝脏炎症的问题,或是某些病原由于对鱼血液红细胞具有攻击性造成溶血,具有储血功能的肝脏出现病因定植时,肝组织红细胞受攻击破坏即可呈现**或土**病理现象而呈现黄肝病变。
2.5、其他原因分析
引起肝脏问题还有诸多如水体氨氮,亚盐偏高,饲料酸化等,因此肝脏问题是个综合性的问题,而笔者认为肝脏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防,防大于治,因为部分原因的肝脏问题是不可逆的,因此肝脏保健在日常预防而不在事发东窗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三、肝肠利健(沉水型)产品介绍及使用方法
3.1、肝肠利健(沉水型)介绍
3.1.1)主要成分:杜仲提取物、维生素、氨基酸、酵母提取物、鱼粉、豆粕等;
3.1.2)规格:800g/包、
3.2、肝肠利健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2.1)内服疗程及投喂方法
3.2.2)注意事项
杀虫前后3天不能使用该产品,不可与化学类、重金属类、中草药类杀虫药物同时使用;不可与醛、菊酯类消毒剂同时使用;可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抗生素合用(治疗增效),可与二**氯片剂和抗感染类中药合用。
四、总结
青鱼肝脏问题贯穿整个养殖中,只有对青鱼肝脏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做到预防青鱼肝脏疾病的发生,同时肝脏和肠道又是相互影响的,肝脏代谢的不正常会造成一些肝源性的肠道问题(如肠道中胆汁输送不够,食物消化不充分,而导致肠道胀气等),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肝脏保健和肠道保健要看成是一个东西,两者不能分离,否则会事倍功半;再者春季恢复性投喂后,肠组织在摄食后适应饲料消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病变,应引起警示,这种病变与并非肝源性因素引起的,但一旦出现上述病变,肠炎的发生率将会很高,而这类问题就需要使用海联科3103先修复肠道本身的问题,才能综合解决肠炎的发生。鉴于肝肠利健的定位及功能,笔者建议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肝脏保健选择海联科肝肠利健进行内服,激活肝细胞能力,修复肝组织结构;肠道保健选择海联科3103进行定期内服,增加肠道酸性环境,提升肠绒毛膜厚度,降低肠炎发生概率;肝肠健康,鱼体才能更好的生长。肝肠利健+海联科3103为鱼儿肝脏肠道保驾护航!
来源:海大水产动保(微信号:海大水产动保)
作者:施德亮动保经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