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之蟹种培育控与促技术


蟹种培育,关键是控制好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生产上需要培育成规格为每只重5~10克的“扣子蟹”。因此,在蟹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控制和促长技术。

控制:控制阶段一般在9月10日前,要使蟹种的规格控制在每公斤3000只左右。这段时间以投喂青绿饲料为主,即投喂苦草、浮萍、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投喂量占蟹体重的50%左右。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一般每周喂1~2次。

促长:促长阶段一般在9月上旬~12月中旬,要使幼蟹通过3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规格由每公斤3000只长至每公斤100~200只。这一阶段要正常投精料,人工饵料以少量小杂鱼加小麦、大麦、米糠、南瓜配合投喂,日投喂量占蟹体重的3%~5%,应在傍晚投喂。每次蜕壳前,要增加投喂动物性饲料或添加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同时投喂水草,日投喂量占蟹体重的20%~30%。

管理:一、给蟹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蟹种生活的环境。二、种养结合,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三、高温阶段必须控制水温,提高水位,防止产生小绿蟹。四、合理选择和投喂饵料,严格分阶段控制或促长。五、促进蟹种集中同步蜕壳,保护软壳蟹。六、控制水质,既要防止幼蟹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又要防止产生懒蟹。七、坚持巡塘检查蟹种活动、摄食、生长等情况,注意防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