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勋伟1邓德虎2龚珞军1程咸立1杨兰松1
(1.湖北省[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2.湖北省监利县水产局)
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淡水养殖名优鱼类中的佳品之一。由于黄鳝相对抗病能力较差,做好黄鳝病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对黄鳝养殖常见黄鳝疾病的防治方法[(1) [method;way;means] (2) 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 (3) 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方法的含义较广泛,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fangfa
]
作一简要介绍。
1.应激性疾病
症状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及流行情况:因生活环境变迁,或因气候、水温变化大,黄鳝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免疫功能下降或消失。主要表现为黄鳝上草,行动缓慢,拒食,最后出现死亡。春夏交替之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夏季可达60%左右。该疾病主要集中在鳝种进箱阶段,它是目前黄鳝养殖中极易造成毁灭性灾害的一种疾病。
防治方法:
1)正确掌握鳝种进箱季节。鳝种进箱季节一是冬季,二是6月底至7月中旬。其共同特点是水温变化不大,且鳝种体质健壮,抵抗力强。
2)合理选择鳝种进箱天气。进箱前应观察天气变化情况,选择连续2个晴天以上,并保证鳝种进箱后有2天的晴好天气。
2.低温综合症防治
症状及流行情况:当气温骤降5℃以上或连续*雨3天以上,网箱内的黄鳝易出现黄鳝上草,拒食,鳝体头后部肌肉红肿、变大,口腔出血,*门红肿等充血现象,继而出现黄鳝体表粘液脱落,并开始死亡。此病较为普遍,而且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
1)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箱内泼洒
[【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1.3ppm的二**氯,可控制此疾病。
2)变天前一天泼洒一次1.3ppm的戊二醛加1.3ppm强氯净(双链季胺盐碘)。
3.水霉病
(详见《湖北省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四)黄鳝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4.细菌性肠炎
症状及流行情况:夏秋季节最为流行。黄鳝吃了**变质的饵料或暴食所致。黄鳝体表发黑,以头部最为明显,腹部出现红斑,*门红肿,轻压腹部有**或红色粘液从*门流出。
防治方法:
1)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及时清除残饵。
2)用30ppm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池消毒,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3)每50公斤黄鳝料用30-50克大蒜素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天。
4)每10公斤黄鳝用地锦草、辣蓼或菖蒲0.5公斤煎汁,拌入饲料内投喂,每日一次,连续3天。
5.细菌性腐皮病(梅花斑状病)
症状及流行情况: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殃及内部脏器而死亡。
防治方法:
1)鳝鱼
[黄鳝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消灭病原体。
2)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用1-1.2克/立方米的漂**或15-2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
3)在鳝鱼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已发病的鳝鱼池,可用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系于绳上,在池中往返拖几次.2-3日即有明显好转。
4)每50千克病鳝用磺胺噻唑
[磺胺噻唑,白色或淡**的结晶粉末;化学名为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噻唑,临床上属磺胺类药物,用于治疗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0.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3-6天。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源;用红霉素池泼洒;再用磺胺噻唑与饲料掺拌投喂。
6.毛细线虫病(棘头虫病)
症状及流行情况:毛细线虫的头
部钻入黄鳝肠壁黏膜后,破坏组织,常裹在胸壁粘膜内形成包囊,使肠中其他致病菌进入肠壁,引起发炎。严重时,鳝体消瘦并拌有水膨胀病的发生,头部大于躯干部或伴发肠炎,*门红肿,病鳝经常将头伸出水面,体色发黑。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池,**病原及虫卵进行预防。
2)每100千克黄鳝用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0.2-0.3克,拌饵投喂,隔两天后再用同样方法进行一次即可。
7.发烧病
症状及流行情况:主要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过大,黄鳝分泌的粘液过多,积聚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骤增,溶氧降低,鳝鱼焦躁不安,互相缠绕,体表粘液大量脱落,随即死亡。
防治方法:
1)严格控制装运密度。
2)及时更换新水。
3)套运泥鳅,利用泥鳅上下蹿游,防止黄鳝相互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