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来源于良好的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商品鳅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是健康养鳅生产的前提。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土壤环境实际上指连续覆被于地球陆地地表的土壤圈层。]质量等。泥鳅健康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所需的环境要在一定范围内应无污染源(包括污水、粉尘、有害气体等)。
一、水体环境一定的水体环境是泥鳅赖依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源[水源是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池塘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鳅的产量和质量。
1、水源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泥鳅主养池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相对较高,又必须有足量的饵料鱼供应,排泄物比常规鱼塘要高得多,池水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往往较低,水质容易恶化,易导致池泥鳅严重浮头,如无法及时加注溶氧量高的新水,易造成水质恶化,对泥鳅生长产生影响,严重时还易造成泥鳅发病或引起池鱼大量死亡。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量较高,水质良好,适宜于泥鳅生长。使用井水时,可先将井水抽至一蓄水池中,让其自然曝气和升温,通过理化处理后也可作为水源。水源水质的各项指标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中淡水养殖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最大限度地满足泥鳅对水质的需求,使鳅鱼在相对优越、安全的条件下快速育肥长成。
2、水质养殖用水水质要求PH值为7~8.5,溶解氧量在连续的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应大于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其余时间不低于4毫克/升,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毫克/升,有机耗氧量在30毫克/升以下,氨氮0.1毫摩尔/升,硫化氢不允许存在。
二、土壤环境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砂质壤土和黏土次之,沙土最差.壤土透气性好,黏土容易板结、通气性差,沙土渗水性大,不易保水且容易崩塌。养殖池的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应无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底质无异色、异臭,自然结构。底质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含量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的规定,底质应无异色、异臭,结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