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种安全越冬是冬季蟹塘管理的关键


作者:相城区[相城区,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张卫业

冬季是蟹种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季节,如何提高蟹种低温下的成活率,减少在冬季的死亡,让蟹种安全越冬是冬季蟹塘管理的关键。

一、越冬前的强化培育

1、病害预防:由于扣蟹池塘大多以种植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为主,水花生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净化能力较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严重,虽然通过换水可减轻这种富营养化,但总体养殖过种的水质偏浓,使纤毛虫病到秋季节是高发季节,越冬前必须进行2-3次杀虫杀菌。

2、强化投喂:在蟹种进入越冬冬眠[冬眠也叫“冬蛰”。]期前,水温在10℃以上时,应强化投喂,让蟹种积累一定的能量,以供冬眠期的消耗。投喂营养全面,可利用优质人工配合饲料,适当投喂动物性饵料,要尽量延长投喂期,不能因为整体吃食量的下降而过早地停止饲喂。

3、调节水质:蟹种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透明、水草茂盛的微碱性或中性水体中。池水适宜的PH值为7-9,最适范围为7.5-8.5。PH值过低,会导致蟹种蜕不下壳。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应保持在5毫升/升以上,溶解氧过低,蟹种产生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会导致饲料系数升高甚至不吃食、不蜕壳,严重的会导致蟹种窒息死亡。

4、防寒保暖:蟹种自身打洞的能力较弱,而对于池塘养殖环境的坡度,蟹种打洞越冬的难度更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帮助蟹种防寒保暖,度过严冬。如加深水位,增加水草(如水花生等)覆盖面积;人工设置蟹岛以供蟹种栖息;或者在背阳面建筑挡风墙[挡风墙,是一种治理露天料场扬尘污染治理的环保工程。],有条件的可以建温棚。

二、越冬期的池塘管理

当水温达5℃以下,蟹种进入冬眠状态。蟹种所在越冬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要防止一切外在因素打扰河蟹冬眠。保持适宜的水位,水深增加到1.5米左右,适时换水,并定时施用适量生石灰,以防止水质偏酸。要应及时破冰,以防止缺氧。如果棚架上积雪比较多,应该及时清除,同时避免雪水流入蟹种池中。坚持每天巡塘,防鼠,防盗,做好塘口记录。

三、越冬后的要求

经过漫长的冬眠后,蟹种的体质较弱,所以不能提早分池和长途运输,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要及早开食,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