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尾白虾,又称白米虾、小白[指在网络上不守礼节、不守秩序、不会自我规范的人,其具体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随意开*,为「小**」的简称,和“中二病”有异曲同工之妙。]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尤其是苏北沿海,是虾蟹贝混养的主要品种。十足目长臂虾科白虾属。脊尾白虾只产于附近海域。成虾体长4~9厘米。腹部第3节至第6节背面**有明显的纵脊,故名。额角上缘基部鸡冠状隆脊短于末端尖细部分,末端有附加小齿。第2步足指节的长度约为掌部的两倍,掌部约与腕节等长。生活于泥沙底之浅海或河口附近,适宜盐度为6.8~30.4。繁殖期为3、4月至10月。下面介绍脊尾白虾主要生活习性,脊尾白虾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

一、主要生活习性

  脊尾白虾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盐度不超过32‰,水温2℃-35℃范围内均能成活,甚至在水温-3℃时也可生存,冬天低温时,有钻洞冬眠的习性。在咸淡水中生长快,对低氧的忍耐能力差,低于1㎎/L时,会缺氧死亡。

  脊尾白虾的食性杂而广,蛋白质含量要求不高,不论动植物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低档颗粒饲料都可投喂,饲料来源广。

脊尾白虾主要生活习性,脊尾白虾的养殖技术!

  脊尾白虾的繁殖能力强,雌虾可以连续产卵,养殖池内脊尾白虾的繁殖盛期为4-6月和8-9月,其中5-6月为高峰期。脊尾白虾长到5㎝以上只需2-3个月,生长周期短,一年可以多次起捕,只要注意养殖管理,有较好的养殖效益。

二、养殖技术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一般的池塘都能进行养殖,池塘应选周边环境无污染,池塘淤泥沙,面积为15-25亩为宜,池塘进排水系统要分开,塘内设有环沟,池塘滩面水深1.5-2米,环沟水深2.5-3米左右为好。

  2、水质要求:池塘水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在20-30㎝,保证在前期不投料的情况下,能提供虾饵料,并对部分提前孵化出的虾苗提供开口饵料,要及时进行塘底质的维护,防止有害有毒物质的产生;调剂好水体菌相和藻相,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清除水体甲藻,补充有益菌类,促进有益藻类产生,为小白虾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种虾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1)放养规格:200头/斤,体长5-7㎝;

  (2)放养密度:1.5-4斤/亩,一般2-3斤/亩。

  (3)放养条件:水色为黄绿色、嫩绿色、茶褐色为佳,透明度在3.-40㎝;

  (4)放养时间:一般在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中旬,八月可补虾一次。

  4、养殖管理

  (1)饵料的投喂:一般自己加工小麦长颗粒为主,8月份开始投喂小杂鱼,投饵一般分早、晚各一次,投喂量早上占总量的30%-40%,傍晚占60%-70%;

  (2)换水。池塘水位保持1米左右,高温期和低温期水位应升至1.2-1.5米,小汛期以添水为主,打汛期尽量换水,一般3-4天换水一次,换水量10%-20%,以促进小白虾脱壳,塘内水质差时,要加大换水量;

  (3)定期排毒解毒,在小白虾养殖阶段,对池塘水体进行定期的解毒排毒,保证小白虾的成活率;

  (4)勤增氧改底:保证池塘充足的溶解氧,不定期对池塘底质的维护,为小白虾生长提供舒适环境;

  (5)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生态防病的方法进行疾病的防治,通过调节水质,改良底质,定期排毒解毒等方法。养殖前期投放一些EM菌制剂等分解氨氮,改善池底。

三、成虾捕获

  当小白虾长到5㎝以上时,就可以起捕上市。捕捞的方法有放水收虾,拉网收虾,地笼起捕等。小白虾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繁殖力高,平时捕大留小,保证池塘内有足够的产卵亲体,保证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就是脊尾白虾主要生活习性,脊尾白虾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养殖朋友们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